春暖花开,寒流消退,燕子北飞!又到一年一度“三月初三”,这一天,是传统的白龙潭庙会。南来北往的人流,齐刷刷向这里汇集。各式各样的人群,五行八作,三教九流,都来赶这传统的《三月三》白龙潭庙会。卖各式各样水果,售各式各样的鲜花,五花八门的小吃。驴打滚,小年糕,尖饼果子,爆米花。服装,鞋帽,农具,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套圈,打汽球,纷纷登场亮像。打掛,算命,围了一圈的人。
旅游的人流,赶着上香的各界人士,也急匆匆地往这奔!走着的,东瞧西望,兴奋着笑脸!骑电动车的,不管不顾,勇往直前!开汽车的,轻轻鸣着喇叭,走走停停,那场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白龙潭风景区,座落在距密云城区大约二十五公里处,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清朝皇帝的行宫,分布在这里。行宫的位置,与龙门相对应的河畔上,名曰:“下寺”,标准四合院,回廊,亭阁,彩画生辉。
与白龙潭交相辉映的是闻名遐尔的黑龙潭风景区。白龙潭矗立东线熠熠生辉;黑龙潭独处西线,光芒四射,两潭遥遥相望,流传着一段,古老的传说!
黑龙潭自然风景区,瑰丽风光,奇山异石,紧临密云水库,一条迷人的山沟,内有十八潭,潭潭相连,步步登高,攀蹬十几里山路,才能看到最后一座真潭!来自大城市的游客,喜欢游水观山,多涌向这里。如北京,天津,河北,或上海的游客。旅游旺季,游人如织!
白龙潭风景区,名声鹊起于近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与黑龙潭风景区相比,似‘小家碧玉’,小巧,玲珑,偏重人文景观。前面说的“下寺”,是皇帝去承德壁暑山庄,路过这里的下榻之处,龙卧之地,似有帝王之气,令人昂目。
沿着下寺上行,东去,便可到达龙泉寺,它坐落在一小山岗上。二十几级台级,步步蹬高,进入一标准的四合院。
与龙泉寺遥遥相对的,是大戏台,早年三月三庙会,这里上演一出出的精彩大戏,引来无数人,前来观看。
龙泉寺内,菩萨殿。这里供奉着慈眉善目的菩萨,周围有十八罗汉护卫,香火缭绕,各种供果,长年不断。三月三上香,大有讲究。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喜欢上头柱香,祈祷菩萨保佑,升官发财或生意兴通四海。上头柱香的时辰,应在凌晨凌时,千金难买头柱香!
龙泉寺内,立有抗倭名将戚继光题写的诗文。也有直隶总督题写的碑文,成千古名碑,万人诵颂!
出龙泉寺向东,一百多米处,就是著名的龙潭。这里分为头潭,二潭和三潭,人称三潭映月。头潭上方,早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修建一座小型水库,将龙潭沟水拦腰截断。水库大垻上塑着两条飞龙,喷吐浪花,活灵活现。水库大坝上,还塑有康有为题词:“飞圣境,则龙潭”,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从而证明,康有为大人到此游览。
龙潭北侧,建造一座庙宇,规模不是很大,叫五龙祠,正中供奉着英俊健美的小白龙,神采奕奕,英气逼人!小白龙左右,分别供奉着四海龙王,五龙共居,五龙祠,所以显得别样神奇!
五龙祠正对面,有清朝帝王的御笔亲书。一边是乾隆皇帝题写,另一边是嘉庆皇帝亲笔手书,威震四方,引无数文人骚客留连。
沿白龙潭水库北岸,缓缓前行,在水库上游,有一处石雕,矗立在那里,在天然石板上,雕刻着许多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属于哪年哪代的作品,无可考证。
放眼望去,白龙潭的南山上,有一条蜿蜒的小路,直通山顶。在半山腰处,有一块硕大的巨石,上面雕刻着一大“福”字,人称天下第一大福。沿山间小路继续攀登,直达山顶。在山顶上,修建一座著名的白塔,人称“白龙塔”,塔高六层,拾阶而上,直通塔顶。站在这里,西望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北望著名的万里长城,烽火台,清淅可见!
历史悠久的白龙潭风景区,重新焕发青春,正是改革开放时期。首任总经理白志强。当年开发白龙潭风景区时,密云县政府只拨给开发资金两万元。他是背着背包,徒步来到白龙潭。那时,这里一片空白。只有白龙潭林场,有几间破屋,他就借宿在白龙潭林场,开始了创建白龙潭风景区的艰难征程!
白志强,高大身躯,有些偏瘦,戴一副深度近视鏡,山西老家,应是北京美术学院毕业。与当代著名书法家刘丙森是同学。(有说是上下届同学),重建白龙潭,一切牌匾都出自刘丙森之手,字体浑雄,大气,不同凡响!
遥想当年,著名作家浩然曾长时间生活在密云,扶植密云县文艺爱好者,组织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浩然的《艳阳天》,就是在密云写成的,白志强在密云美术家协会工作过,与著名作家浩然,也是相识,相知的朋友。
乘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在白志强总经理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引进,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使得历史悠久的白龙潭,焕然一新。新建龙门和办公区,开僻停车场,修建皇帝行宫“下寺”,及“下寺”东院的职工大食堂。建造古堡别墅区。以及随后建造的“白龙阁”餐厅和“艺苑”住宿楼,工程浩大的望海楼与“醉仙楼”餐厅楼的俊工,标志着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白龙潭风景区已成规模,白龙潭风景区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到八十年代后期,白龙潭风景区的资产己达数千万元!整个风景区的员工已逾三百多人。
在民间,小白龙大战黑龙的故事,流传久远,妇孺皆知。据说,性格憨厚的小白龙,热爱黎民百姓,久住白龙石府,福泽一方,这一带历年,风调雨顺,深受百姓的拥戴。有一条横行霸道的大黑龙,经过此地,看上了龙潭石府这块风水宝地,想要据为已有,小白龙何许人也,岂能让强盗大黑龙得逞。于是二龙大战白龙潭,你来我往,各不相让,打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在这危急时刻,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勇助小白龙。只要一看到小白龙露出水面,老百姓把成袋子雪白的大馒头,争先恐后地扔到潭里,供小白龙食用。只要一见到大黑龙露出水面,老百姓就齐刷刷地向潭里投下石块。就这样,小白龙和大黑龙激战几昼夜,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大黑龙,胜利捍卫了自已的家园。败下阵来的大黑龙,一气之下,跑到黑龙潭隐居,白龙潭相隔密云水库,与黑龙潭遥遥相望,白龙潭在东,黑龙潭在西。
时间转得飞快,一九九二年,白龙潭风景区迎来崭新的一年!这一年,总经理筹划要拍摄电视连续剧《白龙潭传奇》。从策划,筹集资金开始,聘请编剧和导演,编写剧本,聘请优秀演员出演主角。主演小白龙的演员应该是从上海聘请来的,演大黑龙的演员是从东北的长春招来的。一个电视剧组,一个小团体,助导啦,美工啦,杂七杂八,每天维持在百八十号人,吃喝拉撒睡,主要演员的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了好几个月。
拍摄电视连续剧,没接触过的人,总是觉得既新奇,又好玩。真实情况是另外一种样子,枯燥,乏味。一个镜头,要来来回回拍摄三遍,才能通过,捎有不慎,就要重拍,比如拍摄乾隆皇帝来到白龙潭,场面很大,长长的队伍,彩旗飘飘,八抬大轿,光是轿夫就不少,大臣呀,跟班的呀,乱乱轰轰,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又比如祈雨那场戏,时逢夏日,娇阳似火,久旱无雨,众多百姓,组织起来,抬着整猪整羊,拿着老母鸡,来到潭边的五龙祠,烧香上供,祈求上天保佑,普降甘霖。说也奇怪,祈祷仪式刚刚进行到一半,只听半空中就响起了炸雷,紧接着,乌云翻滚,天空降下大雨,祈祷的老百姓,高兴的乐呀,叫哇,跳哇!欢呼着,感谢苍天有眼!
《白龙潭传奇》的外景拍摄,除了在白龙潭取景外,还到黑龙潭,司马台长城,水库岸边拍摄。《白龙潭传奇》的后期制作,是在山西太原电视台完成的,也是和山西太原电视台的一次成功合作。电视连续剧制作完成,在北京电视台二套播出,前后一共播出两次,引起很大反响。
在电视剧拍摄过程中,有一场小白龙夜战大黑龙的戏。老百姓自发援助小白龙。黑,白二龙战得难解难分之时,突然从山林中窜出一条灰狐狸,一口咬住小白龙的裤角,死不松口。大黑龙见有人助阵,精神大增,越战越勇,累得小白龙大汗淋漓,体力渐渐不支。说时迟,那时快,老百姓一拥而上,增援小白龙,有的人赶快扔馒头,有的人举起木棒打向灰狐狸,乘此时,小白龙飞起一脚,把那支灰狐狸踢进深不可测的深潭里。灰狐狸使尽浑身解数,才慢慢爬上潭边,灰溜溜地逃走了。有的百姓说,这只灰狐狸是只孤魂野鬼,长期出没在白龙潭的山林中,这次变成一支灰狐狸,助阵大黑龙未能得逞,狼狈逃窜,可见,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地!也有的百姓说,这只孤魂野鬼,在白龙潭地区不得势,跑到黑龙潭投靠大黑龙。大黑龙不拿正眼瞧它,用龙尾轻轻一扫,把这只野鬼扫进黑龙潭,活活淹死。鬼魅的下场实在可悲!
九十年代初,白龙潭风景区聘请部分歌星,出过一盘歌唱磁带,歌唱白龙潭,歌唱密云大好风光!著名歌唱家闫为文和胡月等歌星都在这里放歌,纵情欢唱!
今年的三月三传统庙会,组织得热烈有序,红红火火,一点也不逊色当年鼎盛时期。公安局出动大批警力,维护良好制序,附近村民,有组织地加入维护制序大军。整场庙会,欢乐,合谐,有序,体现出新农村整体素质的极大提高!
时代在前进,人在变化中。白龙潭风景区所在地下湾子村,己经建造起一排排的高楼大厦,在不远的将来,村民就能迁入新楼房,开始了令人羡慕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