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的第一课
昨天下班途中在公交车上偶遇了Jd,聊了会,挺有感触的。Jd是我们公司去年来的实习生,今年到了我们部门,六月底实习期结束离开的。她说现在在一家公司做标书,底薪1800,做一本给提成100,她刚去半个多月,他们老员工差不多一个月提成可以拿1000~2000。公司是一家家族小企业,都是亲戚朋友,她们外来的还有点受排挤。今天情人节她早走了一会,有点担心的跟我说不知道明天老板会不会骂,可是前一晚加班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才结束。她说,姐,好怀念在平榆的日子啊,出来真的太不一样了。学历也不高,专业也受限,真的可选择性太小了。是啊,我也何曾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考入好大学呢。
如今不知不觉已在平榆待了第六个年头,每天固定的模式让我对这些了解甚少。记得那会毕业实习本执意留在太原,却又阴差阳错的回老家实习,实习期满后又待了近一年。家族企业的各种弊端,老板家各种亲戚的颐指气使、工人的无理行为、老板的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让我对社会有了最初的认识。而如今Jd说的这些,便也是她刚步入社会的第一认识吧。
未出校园的时候我们热血沸腾,渴望自由、期待施展,对工作、生活满怀憧憬,但是当迈入社会,我们才知道自己如此天真。
(二)现实与梦想,得与失
前段时间翻到表妹的朋友圈,点了一盘小炒肉,配的文字是“终于开荤了”,看了后除了心疼之外更多的是佩服,佩服她小小年纪只身闯北京的勇气。可能生活暂时苦点,但是离梦想越来越近不是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吗?
毕竟年轻的时候可以趁着年少轻狂的勇敢与不畏,出去外面走一走,做做不同的事情,拓展一下自己的眼界。等年纪大了想开眼界了,一方面成本已经高到不足以支撑了,而另一方面年龄赋予你的只有一道道的自我设限。
如今,毕业已七年,有过在外漂泊的无奈,有过独自一人大包小包坐车辗转的辛苦,可是又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成长的痕迹,那些记忆早已模糊。如今早已明白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平衡内心与外部世界的联结。就如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写的一般:我们都一样,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当下使劲的样子。会狼狈,有潇洒,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动荡,不怕转机,不怕突然。
愿我们能够,对世俗抱有见解,又对生活抱以天真;愿漫长岁月,不忘初心,情深似海,行千山万水,存美好佳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致未来的生活,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