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僵固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

【红利写作日更573/600】

今天是“亲爱的时间”第9期读书会的第4周聚会。

在这四周里,我们已经把第一本书《了不起的我》读完了,今天是最后一次分享。

今天由小艳主持。小艳很早就来到了“静悦思”。

一位新来的小伙伴,大二的学生,她早早就来到了读书会现场,为我们的读书会的伙伴们倒好了茶水。她的到来,给我们的活动增添了不少活力。

一、周检视

在周检视环节,每个人用两分钟总结了自己上一周的收获和成长。

我在上一周完成了《了不起的我》每天一个番茄钟的阅读,完成了简书日更,每篇大约1500到2000字。同时,公众号也完成了一篇推文。

在运动方面,仰卧起坐、跳绳和倒立都坚持得很好,还额外完成了一次3公里跑步。

工作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完成了公司所有产品销售系统的数据搭建。

整体来说,用“一切都刚刚好”这几个字来总结我的上一周,最合适不过。

大家也都对自己上一周进行了总结,包括运动、体检、孩子教育等。

小艳完成了第一轮职称考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很期待她在接下来的面试环节有更好的突破和表现。

娟也分享了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收获。她采用积分制的方法来督促孩子的学习,这样,孩子们在完成暑假作业时积极性更高,学习更主动。

小彬最近工作比较忙,但在忙碌的过程中依然坚持每天的情绪觉察,并做好觉察记录,看得出来,他的状态非常不错。

二、读书分享

接下来是读书分享环节。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对大家的触动都很大,很多人都表示收获颇丰。

彩霞分享了关于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两种方式的对比,她给大家梳理了如何更好地树立创造性思维,并以目标为导向去行动。

我也分享了自己在这本书中关于“关系”的理解~如何在家庭关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角色,不卷入他人的课题,做到课题分离,从而专注于自身成长。

三、主题分享

这一期的主题分享由我来讲“河流的法则”,内容参考了陈海贤老师提出的关于成长型思维转变的三要素:张力、河道和源头。

我通过一条河道的比喻,引出从固定思维到成长型思维转变的三要素:张力、河道和源头。

首先,张力就像河道间的落差,它源自于对目标的热爱和行动的动力。

如何找到自己的张力呢?可以通过制作梦想画册,将目标具象化。

有了张力后,就需要制定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始终以目标为导向,一步步达成。

行动的公式是:最低底线*持续迭代 = 流动成长。也就是说,给自己设定一个最低底线,更重要的是坚持持续迭代,最终实现流动成长。

有了方法和目标后,最后就是行动。就像一条河流需要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一样,我们的行动也需要基于现实出发,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反馈和支撑点。

因此,我们需要从现实出发,梳理自己的行动源头。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长型思维的转变过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并运用今天讲到的三个要素——张力、河道和源头,去实现持续成长。

今天的读书会,在大家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每期读书会都是一次珍贵的相聚,感谢每期一会!期待下期,我们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