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早期的观点认为,人有两种基本本能:性本能和自我保障本能。性本能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力比多”,使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佛洛依德在他的书《诙谐极其与潜意识的关系》中提到:人是从性与攻击性中得到快好的。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品,相声以及很多段子,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都会隐含着或者涉及到性的成分。
至于攻击性,我们有时候会指向某个特殊群体。比如美国的种族歧视,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还有我们平时开玩笑时,会指向胖的人群,这是攻击性的外现。
而自我保障本能则是使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佛洛依德的观点有所改变,其观点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1)人在生、死或者爱、恨的经验中,下意识的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和爱的到来仅仅是暂时的。
(2)人在精力旺盛,意气昂扬,欲望得到满足时,他的倾向是自爱。
(3)当人在无休止地生存中精疲力竭的时候,就渴望回到他原来的生命状态中——死,很想回到子宫中,无欲无求,所有的要求都被妈妈满足的状态,此时,人们的倾向就会由自爱转向自毁。
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个案:李博(化名),男孩,21岁,大三的学生。去年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无数次想到自杀,甚至都从网上买好的自杀的道具。这个孩子就是从小在家中没有得到过父母的认可和看见,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在学校又遭到了他自己认为的不公平的事,其实他所认为的不公平。在别人看来,不算什么的。当这个孩子感觉自己四面楚歌时,精疲力竭,便渴望回到他自己原来的生命状态——死。
个人认为,这种状态也许是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状态吧,他们认为自己哪哪都不行,生活处在无意义状态,所以就不如回到原始的生命状态——死。还有关键一点,这时候他们还会把事件做外归因,认为所有的事件之所以这样,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能在外部获得支持的话,也就不至于指向自身了——最终走向自杀、自毁或者其他高危状态。此时人的状态是由自爱偏向自毁的。无法解决,无法忍受,无法逃避成了他们这时候典型的“三无”状态。
侵犯,死的本能受到妨碍的表现。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从出生到去世,是到另外一端去。人出生的主观意愿是活着,但是肌体本身,从出生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是往死亡方向去的,无论是几十年还是上百年,生与死是一个相克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们的女性怀孕,其实作为女性的身体是反抗的,受孕就意味着可能要去鬼门关走一趟,受孕后,肌体中有不少杀死胎盘和精子的功能,因为一旦受孕,就有可能有危险。这里面是生与死辩证的看法:一方面孕育生命,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死亡,二者有一个博弈的过程。
关于侵犯我们需要知道的几点:
(1)侵犯冲动的能量必须得到表现
(2)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如果得不到表现,就会出现精神疾病。
(3)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的冲动就可以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等
(4)每个人都有侵犯冲动的能量,要给人们一个适当的引导和宣泄的机会。
说到社会许可的替代性宣泄方式,想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古希腊是城邦制国家,那时候有很多小国家,没事这些国家就互相掐架,抢东西。这种情况下,他们自感不行,于是,这些国家的首领就聚在一起商量,四年一个休战期,每隔四年,来一次运动会,用自己国家最出色的战士,参加运动,比如:标枪,铁饼,马拉松等等。一方面国家之间的战争可以缓解,另一方面让那些体能特别好的战士,在运动会上释放一下。这也是适放侵犯冲动的方式和过程。
侵犯冲动如果得不到释放。一个人如果太压抑了也会生病。精神分析的基础是关于压抑、焦虑、移情、阻抗和防御机制等等的一系列问题的,人需要有释放侵犯冲动的渠道。。比如多重人格障碍的人,多数有侵犯冲动,正是因为侵犯冲动没有被表现所以才演变为人格障碍。
再比如,小的时候被父母过多指责和评判的孩子,作为孩子不能去指责父母,这时候孩子就得不到表现,侵犯冲动不能释放,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还有被性侵的孩子,很多都不会和父母说,那么这个孩子的侵犯冲动就被压抑了下来,等到孩子长大了,这种冲动压抑不住了,这种冲动就会以变异的方式宣泄出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的侵犯冲动需要有突破口,如果没有突破口,总有一天会失控。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恒定的,它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