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黑瓷茶具里的建州盏,鼎盛于宋代,最适宜斗茶,那么什么是斗茶呢?为何独爱建州窑呢?迫不及待想考究一番。
宋代是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中为数不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个文化时代令后世文人仰慕不已。到宋代时,饮茶之风日渐风靡,斗茶风气盛行,宋人对茶叶的烹饮格外讲究。
宋人点茶从唐代煎茶发展而来,饮茶之法与今人大相径庭。先以“夹”将茶团或者茶饼放在火上炙烤,炙烤完成的茶放在“碾”中碾碎,再将茶末放在“罗”中筛,蒋粗糙的劣质部分筛掉,留下细腻的部分放在“合”中存放起来,方便饮之。斗茶时,将丝罗筛出的极细的茶粉(不就是抹茶粉么)放入盏中,注以沸水,同时以茶筅快速搅拌击打茶汤,使之发泡,泡沫浮于汤面,以茶汤颜色鲜白,和茶沫停留时间长为茶技高超的标准。茶筅目前只有在日本茶道中才可见到。
而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与习俗。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早晚,以“盏无水痕”为上。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知道了点茶的过程和斗茶的评判标准,那么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具备受追捧也就顺理成章了,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如黑盏,其痕易验”。
宋人中,有人“闲中一盏建溪茶”,有人“随分一盏茱萸茶”,也有人“一盏空茶也醉人”。喝茶似乎非要喝出个“杯茶盏水也风流”的意境来。正因如此,他们构筑起了一个具有喝茶精神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