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打电话。内容飘过来,在另一个房间的我竖起了耳朵,同时分析判断着。
先生请邻居牵头,对方说他也不是很有空,已经在别处买了新房正在装修。
是我们楼下的大哥吧?先生说过想请他牵头的,认为他有能力有时间:军人出身,曾是企业管理人员,现已退休。可他已经买房?那他对加装电梯就不一定热心了。
等先生一放下电话,我立马过去。原来不是那位大哥,而是他的对门邻居——每次见了我们都很客气,哥嫂地叫着。那就称他为老弟吧。
老弟虽未来要搬家,但他对加装电梯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并不反对。他还告诉先生,因为新买的楼房是复式,最近考察了家用电梯。他发现电梯价格这块儿水也挺深,我们将来装的电梯费用有可能三分之一让厂家挣了去。
费用这块儿我并不担心。“将来再去考察谈判好了。”先生也是云淡风轻。
谈判高手又有了用武之地。我在心里说。
近日,我们新换了几样电器。在没有多少顾客的商场,我们被销售人员作为大客户团团围住,介绍产品,同时端水、递点心,殷勤备至。在我们提出如果价格合适,就某一品牌“一锅端”时,她们还特意请来了这个品牌的区域总监。于是谈判大战开始了——
我方只有一个人(另一位负责观战和扯后腿)。对方是六人——五位销售姐加一位总监。
我方采取的策略是一个一个地谈。于是冰箱姐、抽油烟机姐、空调姐……轮番上场。对方都口才绝佳,他们的产品绝对的……他们的价格绝对的……总监每每最后补上一句:再也不能降了。
我听了连连点头,捅捅身边人小声说“可以了,可以了”。
他不理我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人,继续兵来将挡,嘴噼里啪啦,手里把做过详细功课的小本子翻得哗啦啦……
当中先生离开座位接了个电话。热闹的战场一下子静下来。销售姐们说:“你老公的谈判水平确实高。”总监问:“我很好奇你老公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律师?”
天色渐晚,销售姐们的话声渐弱,总监也面露疲色。接下来开启了“互怼”的小品相声模式。
看上去利索又厉害的抽油烟机姐站起来披上了外套,在厅里走来走去,继而跺脚说道:“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从来没有过这么低的价格!”
先生朝她翻一眼:“你真能说!”
总监朝椅背一靠:“你倔强!”
在旁边有滋有味当观众的我,忍不住噗嗤笑了。最后,我们和他们一起摸着黑有说有笑下了电梯,销售姐们帮我们提着枕头等赠品。道别时互相嘱咐慢点……
我也该把扯远了的话头再转过来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讷言的我只好期待下一场谈判了。
当观众,才是我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