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雅逗先生
一
一大早,刚睁开朦朦眼,小宝便哭了。“我不上学,我不上学,我要到奶奶家,我很乖。。。。。。。”。
我一边听着,一边揉了揉眼睛,心疼而又不耐烦地骂着:“这熊孩子!太淘气了。。。。。。”
“不过刚入园第三天,也在所难免!”。
“哪有不上学的孩子呀?你看宝宝们都要上学了,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跟你一起玩耍,还有大恐龙、海绵宝宝、熊大、熊二、光头强等玩具,多好呀!”,妈妈说。
大宝也在一边小大人似的说:“你要是不去上学,不识字,不会算数,以后长大了就成了傻子了,找不着好工作,就得到大街上捡垃圾了。”
我和孩子的妈妈在一边做了个鬼脸,“瞧这孩子,当初说她的这一套全用在她弟弟身上了。”
她妈妈也被逗乐了。跟二宝说:“听见了吗?姐姐说得对,不好好上学,以后就得捡垃圾了。看见小区外边那些拣垃圾的伯伯了吗?”
小宝被她妈妈这么一说,好像稍微听懂了什么似的,哭闹声小了起来。
二
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有时由爷爷奶奶照看,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和被溺爱的感觉。
偶尔被安排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不适应。就如同我们这些成年人刚到一个陌生环境一样,也是举手无措、彷徨紧张,各种不适的心理状态油然而生,其实也纯属正常。
然而,孩子就是孩子,只能用最原始的哭哭啼啼来对抗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局,希望博得父母更多的同情理解和爱的需求。
这和小孩子断奶期的情绪同出一辙。记得孩子一岁半的时候,说话还不清楚,妈妈由于上班等原因,加之乳汁营养成分日益减少,继续哺乳也意义不大了,于是便给陆陆续续断奶。
孩子是不买账的。他好像也能觉察到什么似的了,变本加厉地愈发哭闹。孩子妈妈看见那个可怜样,好几次都偷偷掉泪。那是发自内心的伤痛,或许只有母爱才会迸发出那种撕心裂肺的酸楚。
我也很无奈,只能再一遍安慰着。“长痛不如短痛,不如最近三天就不要回家了。大宝不也是这么断的奶嘛?”
“你真心狠,好像孩子不是你亲生的一样!做爹的就是不如当娘的!”“能要个讨饭的娘,别要个做官的爹!”看来,老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我在一边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悻悻地傻笑着。无法用言语安慰那已经被泪水打湿,搓揉的发红的眼睛。
是呀!男人用一分钟做了父亲,女人要用一辈子来做母亲。投入的精力和付出是不一样的,或许对待感情的深度也就没有那么切腹的疼痛吧!
三
但孩子始终是要长大的!
人世间所有的感情之路往往都是越走越近的,唯有父母和子女的感情之路是越走越远的!越是长大,越是远离,越是牵挂,越是不放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那每个针眼都是一份浓厚的感情,都凝聚着无尽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最为无私,最为纯洁,最为伟大的!
人到八十有娘好!只要有娘在,即便是草屋茅舍,有晨炊袅袅,即便是粗茶淡饭,心里也是暖暖的,感情也是有所寄托的!
有娘在,兄弟姐妹才会有更强大的凝聚力,每逢佳节,促膝坐在一起,谈谈各自的事业,家长里短,看着老娘那斑白的鬓丝,苍老的脸庞,你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不在于财富的多寡,不在于权势的高低,也不在于名誉的尊卑。在父母面前,你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同时你也会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情感。“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我们都还小;爷爷奶奶不在的时候,我们慢慢长大了,父母慢慢变老了;当有一天,父母也会奔向远方,那无边的苍茫,便阻断了所有的期盼,哪怕是你再抚摸一下那枯瘦而略带温暖的手也成了一种奢侈,哪怕你帮她在病床上再喂一匙汤药也不可能了!”
于是,眼泪只能悄悄地滑落夜空,希望那若隐若现的星星便是她们在遥远的他乡眺望世间儿女们的眼睛。
四
如果有一天,父母走了,那这世间唯一最亲近的人,便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了。
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才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父母留下的那点财产和老房子,是希望让子女们有个念想,共同回忆一下儿时的你追我赶,打打闹闹。
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为了财产分割,你打我闹,扯扯拉拉,最后六亲不认,进了法庭甚至闹出人命!
如果父母还活着,他们岂能不伤心!如果父母已远行,他们岂能入土为安,含笑九泉!
五
送完大宝上学校,又看着孩子妈妈把小宝哄着进了幼儿园,我放心地骑着电动车上班去了。
行走的途中,有那么多的父母前边带一个,后边驮一个,在秋风潇潇中奔向学校。
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这一成为世界共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我还会对大宝说:“如果有一天你混得比弟弟好,你不能眼巴巴地瞅着他去捡垃圾而熟视无睹!”同样,做弟弟的也是!
因为,今生今世,兄弟姐妹的感情是父母留给你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