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是李善友。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我喜欢且值得深思与回味的。在不确定性的现今时代,世事变化无常,而变化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创新,而把这种思维带入到个人成长便是这本书赠予你的最佳礼物。
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企业为什么创新?文章从企业红利、管理、创新切入,曾经赖以发展的红利,有一些正在渐渐失去它们对增长的助力,如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等,这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书中开门见山引出“第二曲线”的含义:这种创新所谓的“s形曲线”的增长形态,不是连续性的增长或是在一条曲线里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为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也就是从一个经济结构向另外一个经济结构的转换形成的非连续性创新。
怎么去理解这个话呢?更多的情况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顺应市场和创收的业务。而一个所谓的核心业务,他的创收增值率会有限,同时也会收到市场的竞争以及用户需求。企业的第二曲线,需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解读。如果你是企业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或是执行者,那么所在角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思考的天花板。虽然都是从企业维度考虑第二曲线的问题,但是考虑的层面会非常不同。比如领导者的角色决定了他在战略层面、资本层面、外部竞争等层面思考问题,而管理者的角色决定他有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以及下属的管理方式与工作结果的把控......
同样的,你目前所在企业里是怎样的角色定位,可以去站在多个角色,去思考企业的“第二曲线”。它不再仅仅停留延续,更是一种创新思维,发展思维。无思考不创新,同理你也可以开始尝试思考个人的“第二曲线”。
因果有道,唯有思考才有“未来”
我们常常会在认知领域里做深耕,自身的努力、技术的渐进、能力的锻炼等都是常用的提升过程。种下什么瓜结出什么果,这都是肉眼可见的“更好”。但“更好”也有局限性,越到曲线上方,增长速率缓慢。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增长,直到增长速率缓慢到一定程度直至出现大幅度负值,也就是达到了s曲线“极限点”的时候。
对于企业或者组织来说,由于有了“熵增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有效能量会转变成无效能量。如果是企业方向,极限点前兆会相对明显,即当某个单一要素发生10倍速变坏的时候。
类比于个人方向呢?通常不会有企业或组织方向那么多的因素而导致的明显结果,来预示这一极限点的到来。而所谓的个人s曲线的极限点,很有可能来自于成长瓶颈、竞争者出现、亦或是市场优胜劣汰等等,当然,这个极限点最先感觉到的通常会是你自己。
S曲线提到的极限点,可能是创新点,也可能是提升点,甚至是危机点。而这个点的出现,需要你去重视和正视。其实这更意味着:你该去思考,去创新或者做出改变。
创造个人的第二曲线,让人生开挂
延长第一曲线的“生命”,以应对既有市场,而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应启动独立的第二曲线,以应对新兴的市场机会。企业如此,个人也该如此。这是一个变动的时代,就像曾经的包分配和铁饭碗,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各种现实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个人也该尝试去营造自己的第二曲线。敢于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打破“曾经的自己”,去探索个人的更多可能性。
而个人创新方向,于企业方向不同的是,所有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旧会基于个人已有的认知。而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不断探索自己,了解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发挥和挖掘你所不知道的自己,在社会中去寻找更有利的市场、资源或机遇。
也正因为创新具有多样性,这个s型第二曲线是从第一曲线的分形创新中生长而来的,在概率上有了所谓的选择结果。现实环境中,每天都有各种繁杂的大量信息在我们身边,连基于用户的平台算法推送信息都不例外。我们需要在这些众多的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信息或者有利信息。
与传统时代不同的是,你会发现现代人都具有多重身份。你以为的前台,可能也是某个美食博主;你以为的技术,可能在业余时间是某知名的户外领队;你以为的金融大咖,也很可能是个占星侠......时代在进步与发展,社会更需要在进化中打造复合型个体。而作为个人,无论是不想被社会淘汰,还是个人成长角度,或者是现实压力等,都迫切需要你开始学习去思考个人的“第二曲线”。
未来,长路慢慢。愿这篇文章像一枚种子,种在你的思维里。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持续不断的去创造属于你的“第二曲线”。我们都需要重生,一次次在生活里,在思考里,希望你可以早日找到那条适合的“幸福曲线”!
#读书#
(预告:在下一篇文章中,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如何才能创新个人的“第二曲线”,欢迎关注“异想天开”读书哦!)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