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交流群里,看了简友的几篇文章,以我有限的知识,从读者的眼光作了小小的评论。每当我作出这种看似有点“专业”的评论的时候,我自己都有点讶异,按理来说,我是不会说出那样的“专业”点评的,因为,我自己没有相应的知识体系,可以去评价一篇文章。我说的全是个人感受,以及道听途说得来的一些理论,只是在那个时刻,恰好地蹦了出来,如果不记下来的话,也许过不久我自己都会忘记。没有知识理论的支撑便去当一名批评家,似乎极为不妥。况且我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作者,我写出来的评语,常常都有我自己还做不到的成分。这样来看,我好像有一点“好为人师”了。网络有言,“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在提出建议的时候,似乎耳边便有人这么对我说,然后我又想起了别人回怼的话,我评论冰箱制冷效果不好还要我自己会制冷吗,我释然一笑,这本不是什么值得介怀的事情。
我想起了我实习那会当编辑的一些事情。毕业前有一次暑期的实习经历,作为必修的学分。我挑了一家杂志社,那家杂志社的主刊物非常有名,而我去的是它旗下的另一本新开的杂志,我到的时候才刚刊发第二期,现在似乎也没见做出起色来。那时候我们搞征文比赛,主编们和正式的编辑面,不久便收到上千份的来稿,显然看不过来了。我们作为实习的编辑,便承担起了第一轮的筛选业务。这个时候我非常兴奋,居然有一种能掌控别人命运的感觉,一篇篇文章就由我先挑,挑了才能进入评奖,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位置拔高了。而由于我比较“敬业”的原因,我对文章的要求也更为苛责了。首先便淘汰了一批中规中矩的作文,而后选择文采尚好,主题新颖的文章分成了ABC三档归类。由于文章较短,大概不到一周时间便全部审完了。由于我不太了解主编的喜好,我把一些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文章放到了B/C档,因为看起来有点跟主题不符。没成想编辑们忽略了B和C档的文章,直接从A档里挑选了。我本着一种突如其来的责任感,把我觉得有争议的B/C档文章重新又给主编审了一下,结果其中有一篇被评为了一等奖。
那时候我尴尬极了,觉得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出现了问题,以致于差点错过了一篇好文章的出彩机会。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作为读者的时候,审美判断力可能会有巨大的差异。这种审美判断不仅仅和知识储备有关,而且和人的整个知识体系也很有关系,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关系。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似乎对美学这块是比较缺乏的。
之前看过一篇自媒体文章,大意是批评了现在的儿童的审美教育缺失的问题,大街上充斥着劣质的玩具娃娃形象,电视里的动画播放着极其粗制滥造的动画人物。比如说盗版的“奥特曼”之类的,还有什么“托马斯火车”这样的,它们并不具备应有的美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小时候被日本奥特曼的形象刻下的印象太深了,我总觉得我们国家拍的,那画面真是不忍直视。当然,不忍直视的动漫有非常之多。画面精美的动漫,似乎都是做给成年人看的了,小孩们接触到的机会却不多。我们对孩子的审美教育,的确缺失得太严重了。当然,这不是什么会影响身家性命的大问题,无论有没有动画看,看的什么,只要人们还是能正常而健康地活着,也不是特别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学校里,我们的班导很注重我们个人的培育。一开学,便让我们读难啃的哲学著作,每个人都安排有读书任务,还有小组的读书任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勉强地读了一些,最后还是做了一些应付式的笔记糊弄过去了,现在后悔莫及。那时候极为浮躁,是根本静不下心来读此类哲学著作的。而我的个人要读的著作,是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这本书当时市面上都没有卖,为了完成任务,我辗转还是买到了那种商家自己打印的版本,可是没有翻几页,又放了下来,太难懂了。没有一点儿美学的基础,我估计很难读下去。况且那时候才大一大二,完全没有这种意识。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他知道我们审美教育的缺失,而美学的价值,却是无法量化的。我记得好像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高中的必读书目之一,可是整个高中下来,有几人读了呢,又有几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高中十分僻陋,反正我是没见人读完过这本书的。
作为读者来说,培养自己的审美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审美判断又需要思维体系作支撑,思维体系的形成还是非常之艰难的。我现在还写不出有深度的文字,我感觉也是如此。最近持续地在读图特老师的文章,越来越多的感触,最大的感受便是能体会到他整个理论体系的统一。这种思辨逻辑,也是我们写作者最为缺失的。
在学校期间,也尝试过一些简单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为了作业,而在写作的时候,我感到很自在,像是心里长期积压的东西一下子释放了出来。而那时候的创作,似乎得不到什么具体的回应。在创立了一个公众号之后,没几天便放弃了,也再羞于提起。今年重回简书,捡起了作为创作者的一些观念。
审美对于读者,是用来批评。而对于写作者来说,我想更多的是一种指引,“审美判断力”是作为一种理论的武器为写作者们所用的。我总觉得学写作的人,必然需要一些理论的支撑。除了部分的天赋异禀之人外,天才们通过自己平时的阅读,由于阅读素材的经典性以及他自己的开悟能力,可能在阅读中便能完成整个写作体系的学习,甚至能有所创造,打造出一把专属于他们的“绝世武器”。而对于我们大量的普通人来说,首先阅读文本便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当大量的较为粗浅的文体充斥着我们脑海的时候,我们写文的时候也必然会粘染一些坏习惯。其次便是我们对文本的领悟力不够强,一篇极好的文章放在我们面前,可能我们只能读懂一些故事,而完全学习不到写作需要的东西。积累素材是其中“买椟还珠”的一类做法,摘抄是“椟”,而体悟其中的理论便是“珠”了。一把稀世神兵放在我们面前,可能我们也只能看到碎铜乱铁。
对于名家与经典,我们所做的肯定不能仅仅是摘抄,而更要去从理论的层面上,去寻找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这样的写作者才能长期地更为精进。从理论出发指导实践,而在实践中或印证理论,或突破理论,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观念,这条路虽难,却是一条必由之路。当我们能实现这样的突破的时候,便是真正得到成长的时候。由理论而观文,由文而促理论形成,它们是相互促进又密不可分的。
我喜欢称自己为“初学者”,而简书上的大部分作者,都可以算是“初学者”。无论我们的阅读量有多高,字数有多少,如果我们不能有成熟的文字风格和思想境界,那永远便是初学者。我觉得简书上的作者们都潜力巨大,只是大家还是急功近利得多了,而最好的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是不断地提升基本功和基本理论知识。这有点像“术”与“道”的差别了,报班学习往往是学“术”,而其中的“道”,需要长时间的基础修炼和阅历的提升。有些简友的文章,是显然的“游戏之作”,可以说不成其为文章,可能写得异常认真,可是并不得文章的体例,这些就是缺乏一个理论指引的明显体现。
当看到简友们分享的一些文章之后,我便不常从读者的角度去“批评”了,可能会更多地从作者的角度去提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往往都是易得的理论。当我看到那些热情满怀,却明显理论不足的作者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可惜,因为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我的影子。我现在处于这种原地打转的状态之下,也是缺乏基础训练所导致的。这是我的一个自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