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需合于现实与伦理原则》卓丽,坚持第1813天原创分享(2019.11.25星期一):
赞美是一种艺术,但是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符合事实且不浮夸。
浮夸有危险,可能让当事人变得自以为是,也可能使当事人觉得咨询师是在敷衍他。
“哇!你的业绩很好,你一定是全世界最棒的推销员!”✘
“你的业绩很棒啊!在你们公司是排在前三名的,很不容易的!”✔
★非未来期待式的表达。
期许不算是纯然的赞美,是一种认为当事人未来能够或应该表现得更好的表达。对于有些当事人来说,他们会解读这样的期待为一种看重;也有一些当事人会觉得,期待意味着对方认为他目前还不够好,而产生内心的压力。
“哇!你的成绩很不错哦,以后一定可以赚大钱!”✘
“哇!你的成绩很不错哦,你是怎么做到的?”✔
★正向词汇的文化思考。
有时候赞美用不好,反而像是一种讥讽,弄巧成拙。
“你做事会瞻前顾后的,让我觉得你真是一个保守的人啊!”✘
“你做事都会三思而后行,让我觉得你真是一个谨慎的人。”✔
“你写错字时都会擦掉重写,让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你写错字时会擦掉重写,你做事真的都很尽力,想做到最好。”✔
赞美最重要的是传递——相信当事人可以运用自己的例外与优势,来产生改变的一份希望与信任。
★配合彼此的情绪脉络。
咨询师尊重当事人的负向情绪,谨慎的选择适合于当事人情绪状态的,可以接受的词汇,尝试提出一个赞美的可能,并观察与尊重当事人的接受程度。
咨询师无需勉强自己,也需要尊重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不觉得当事人的表现是一个优点时,可以选择不说。毕竟真诚的赞美,才会真正具有感人与强化的力量。
★合于心理健康、法律与伦理的规范。
虽然咨询师赞美当事人的角度应放宽、多元化,以看到当事人优异成就以外的挣扎、用心、尝试、愿意学习等小小的例外,但是,若当事人所做的行为是违反心理健康、法律、伦理的,仍然不适合被赞美,否则,赞美不仅变成一种讽刺,甚至会强化当事人不当行为的出现。
“你反应真快,好懂得如何捉弄下属。”✘
“你希望能提醒下属,是很难得的。”✔
“你好有力气,好会打架哦!”✘
“你想要保护自己是有意义的。”✔
“你怎么这么厉害,怎么割腕都割不死自己。”✘
“显然,你并不想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是很可贵的。”✔
咨询师的赞美是有“界线”的,不要让当事人强化了他“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角色,也不可不当地增强了当事人不符合法律、心理健康和伦理行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