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火树银花
【拼音】
huǒ shù yín huā
【释义】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解释: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近义词】
灯火辉煌 银花火树 火树琪花 张灯结彩 灯烛辉煌 火烛银花
【反义词】
漆黑一团 昏天黑地 黑漆一团 黑灯瞎火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唐睿宗李旦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真正掌权两年,虽然只当了几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正月十五夜》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的大意是: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城长安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文人数百人赋诗记其盛景。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造句举例】
今天大年三十,中原大地到处火树银花,老百姓们正张灯结彩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