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一个恋爱了很久的小伙伴拉我出门吃饭,严肃的问了我一个问题:
“我和他那么久了,是不是该结婚了?”
Emmmmm...
Marriage or waiting?
有的人认为恋爱时间不能太长,有些人又认为恋爱期不应太短。太长了,又担心没什么结婚的激情了;太短了,害怕彼此不够了解。
最后,每个人都带着不想被辜负的感情,进入婚姻。如果失去了当初的美好念想,又有什么意义?
那到底谈恋爱多久结婚合适呢?半年?一年?三年?五年?是“感觉到了,就一起去领证了吧”?那么,“感觉”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感觉?
也许有的问题想明白了,时间也不是问题。
· 我们过得很甜蜜不好吗?
是不是现在还在疯狂的迷恋对方?对于他的感情,还是无力抗拒,彼此难舍难分,恨不得明天就领证?这是人的一生中所能经历的少有的幸福时刻,都希望在这个状态里面能呆多久呆多久。这是真实的,但在这样的时刻进入婚姻,也是危险的。
太多沉醉的状态,却不如细水长流。多一些波折或平淡,不至于最后讲出“我为什么瞎了眼看上你!”
想要有一场不被辜负的婚姻,不应该在只有过甜蜜的日子后走进去。
想要有一场不被辜负的婚姻,不应该在只有过甜蜜的日子后走进去。
· 你上完厕所居然不关灯?
当我们对彼此的原生家庭有一些了解,我们去试着理解对方也相对容易。毕竟他和父母生活了20多年,父母的习惯影响着他的习惯,刻在了骨子里。
(原生家庭:心理学上指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从中成长的那个的父母家庭。)
如果将来你的老公一回来就把衣服和鞋子左一只右一只丢的到处都是,而你是喜欢整齐的把鞋子衣服摆进鞋柜、把衣服挂上衣架;当你抱着孩子、顶着一头油烟穿梭在客厅和厨房,而他回来把自己甩进沙发里就没有动静,是不是超级火大?你一定觉得对方是故意给你找茬,一点都不爱你!如果你能了解他的原生家庭,知道这只是他重复了20多年的习惯,会不会觉得稍微好一点。很多时候,潜意识的习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新婚的夫妻几乎都会遇见。不如在结婚之前,说说彼此或者列下一个习惯清单。哪些时间段、哪场景下自己会怎么做。记录下来并讨论,就像对“为什么今天的晚霞那么红”这样的现象一样去讨论,不带任何情绪。当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好玩儿的观察下带动,去发现他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之后你会发现,互相还能有更神奇的了解,而避开了那些潜在的吵架冲动。
· 他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吗?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仅仅在个人的小习惯,还能知道夫妻之间到底什么时候会吵一次架。
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如公公怎么对待婆婆,吵架的时候是谁先服软;他们会不会过度干涉子女的事情;他又是和父母怎样互动的,都会影响将来你们的关系。
以上种种,没有对错,只是能更好的去理解你所爱的这个人的途径。因为不论他对自己的父母是抗拒,还是经常的嘘寒问暖,那些原生家庭中的每个行为,都深深而且无意识的影响着他的行为模式。
你们或许可以不带评价的讨论一下,讲下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的事情,特别那些让自己悲伤难过的经历。在你的诚意对对方敞开的时候,对方也会向你敞开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事件。你能更清醒的理解你们之间日后的很多行为。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看见彼此的问题,可能连争吵都不会太多。
· 你要花1000块买双球鞋吗?
都说谈钱伤感情,但是婚后再谈钱更伤感情。并不是需要结婚前问对方愿意花多少钱给你买一套房子,而是要知道两个人在一起后,我们的钱应该怎么花。
都说婚姻最后都会归于日常的柴米油盐。我不赞同,也不反对。柴米油盐不可或缺,也不该是婚姻的全部。单身的时候,只要能维持自己生活必需,怎么花都可以;两个人的时候,好像“钱更多了”,但是矛盾也会更多。
很多男生不能理解女生为什么要买那么多那么贵的化妆品,女生不能理解男生会花上千上万去买一双珍藏版的球鞋;或者给对方父母的钱比给自己的父母的多。一碗水不能端平,那就会只剩下为此破口大骂对方自私冷血。
钱在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得需要为了整个家做计划。谁都不该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购买昂贵的大件商品,而还大言不惭的说“这是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
什么时候能结婚?就是能把“我”变成“我们”的时候。这样的关系超过了“我”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超过“我”与未来儿女的关系。
当遇见了真正合适结婚的人,不管是一个月还是十年,就赶紧在一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