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个人感悟:天地,万物,人三者之间盗取相互平恒,而人在盗取万物为自身所用的时候,是要根据时的判断,从而采取行动,人心的盗取要符合天性,不能过度,这样方能人与万物各自相安无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想必这个时对我们人来说是何其重要,不得时的行动,往往注定一败涂地,一无所获,颠倒人生。
如我们食用的食物,食物在没成熟之前就开始收割,或者等食物过期了使用,对我们身体来说多得不到最有效的补充。因为万物的发展规律是,在没成熟之前处于生发状态,在成熟以后处于泄耗状态,物壮则老。而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成熟的时候,刚好处于圆满状态,从而在身体里面散发气息,我们通过肠胃的运行,把散发的气息遍布全身,这样得到的气息是最大的。
人体的存活靠气启动,得气而生,失气而亡。而我们获取气的方式有通过食物脾胃的运行产生气,肺部的自然呼吸产生气,人体的肾水也就是先天存在的化气。从而有些人通过盗天地之气的方式供给身体,这个时在月满之日,刚好和果实一样月满即是成熟,这些多是古人对时与机的智慧。这种盗取多是对时的把握,只要不过度多是能够让天地人之间相互平恒的。
人心机也,这个机不掌控好甚至会破坏万物的变化,这个机就是要符合天性,如天性的少,天性的一,天性的曲,天性的不争,天性的不言,天性的利而不害,天性的无,天性的大。如以前我们用木头烧火的时候,有些地方山上的树就会被砍的光凸凸的。如我们说鱼,或者鹿,或者老虎补身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只要不限制,那这些物种多会被灭杀。
论语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只用鱼杆钓鱼,而不用网补鱼,用箭射鸟,但是不射归巢的鸟。钓鱼只能一只一只的钓,而网鱼或者电鱼则会影响到了鱼的繁殖,导致物种变化。可想而知当时孔子对物种的平恒变化,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
生活当中大部分事情,多是时机的应用,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观。人不得时,利运不通,人不得机,生也变杀。不管何事,时没到要沉的住气,时到了机要收敛住。那如何判断时辰已到呢?
时辰已到即是事情发展成功圆满之时,如同月圆之夜就是时辰已到,自身的时到了,也会被别人盗取。如你要开店,有些人会去选择良辰吉日,相信开店之前你已经盗取了别人成功的果实,也可以说是商机,但是开店的也有很多亏,很多倒闭,又有很多人又开店。倒闭与否和时,机有很大关系,开店通过良辰吉日去开店,这个时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时,但是也有厉害的人能看出良辰吉日,但是这个时,要是在几年以后,会听吗?
当我们开店的时候盗取别人成熟的果实,发现商机,要摘取。而当我们自己成熟了以后,也会被别人盗取,从而自己又步入了衰退期。
还有人心的机要不断的盗取,不断的扩大,想要,还要,更要最后导致无法收场,只能倒闭。
还有我们结婚,住房多会去选择日子,但是选了日子的,哪个会说是选了不好的日子,然后中间出现离婚的,卖房的,事事不顺的也多的是,这是良辰吉日出了问题吗?我想良辰吉日会说话的,他也不愿意背这个锅,时会怪机。大家也可以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会说话的会怪什么?
时到,机行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蕴含了天地之循环,周而复始之理,可以仔细体悟,大部分行事多逃不出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