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读到过余光中的乡愁,现在还能背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那个时候还读不懂诗里的意思,大概只是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乡愁这个词从此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厦门行之前,乡愁对我而言,仅仅是文字的简单组合,没有温度,没有情感,经历这次出游,这个词对我来说,有了呼吸和心跳,充满了生命力。
厦门第一天骑行时,途径一处标有“一国两制”标语的地方,同事指向海上凸起的地方,说那就是金门!我的心微微颤了一下,以前主观臆断,感觉金门应该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没想到这么近,甚至触手可及。我迫切的顺着手指的方向眺去,海的不远处有一块椭圆形的地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显得很渺小,用小土丘形容比小岛更贴切些,茂密的树木在湛蓝色海水的衬托下,更加翠绿和葱郁。
这么近的距离,我们几代人走了几十年,依然到不了岸,一股滚烫的热流在心底里涌动,隐隐的痛心,隔海相望,念而不见,爱而不得,思而不守,大概乡愁就是近在咫尺的遥望了吧。
鼓浪屿的那个夜晚,我们一行人吃了好多海鲜,聊了好多话,说了好多事,开心的笑,放肆的喊。凌晨的大海睡的太沉,丝毫没有被我们这群癫狂的人吵醒,四周一片寂静,安宁、祥和,对岸的霓虹灯依稀可见,倒影在海水里闪闪发光,像极了天上的星星,惹人喜爱。猛然间,听到一位同事说,这不就是咸阳湖吗?是呀!真像!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对岸的建筑,对岸的绿色,所有的感觉都镶嵌的完美极了,这分明就是!于是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家乡,从大家有些放空且细腻的眼神里看的出,他们都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温馨空间。
再美的大海,都抵不过家乡的小湖,再远的距离,都阻隔不了对家乡的思念,大概乡愁就是月是故乡明了吧。
夜色下的白城沙滩像是害羞的小姑娘,娇倩的可人,三三两两的游人不时低语,几对小情人牵手呢喃,幽静的似乎只能听到海水拍打沙滩的声音,我们任由海水轻抚着双脚,尽情的享受,随行的同事感叹到,这地儿可真美!以后要带上儿子和媳妇一起来,看着身边跑来跑去的小孩,心里那块最柔软的地方被悄悄的碰触了一下,我的淘宝在干什么呢?他以后会不会考到厦门大学来?两行热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趁着同事没注意,匆忙抹去。
有亲人在的地方才有最美的心情,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有最迤逦的风景,大概乡愁就是远在天边的思念了吧。
古人的乡愁是王安石笔下的“清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贺知章笔下的“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是高适笔下的“旅馆寒灯独不眠,容心何事转凄然”,今人的乡愁是落叶归根的执着,是依恋故土的情怀,是远行千里的思念。乡愁,淡淡的忧伤,隐隐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