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2984天,2025年10月14日 周二
刘老师课程里提到的“耐受”,对中老年人、甚至面对成长难题(比如青春期叛逆、厌学不想上学)的孩子来说,都是很实用的能力。不是被动忍、硬扛,而是带着“找办法、做实事”的思路去承受——比如中老年人面对身体不如从前、生活里的不如意,就找件能上手的事做;孩子不想上学时,先试着耐受当下的情绪,不慌着对抗。
“不耐受”往往是把小事放大:过度敏感、反应过激,反而让原本能稳住的事变复杂。而真正有价值的耐受,核心是“边承受,边让状态往上走”:比如中老年人做事时,顺带活动身体、调整心情;孩子耐受厌学情绪时,慢慢找一件上学日里“不算难”的事(比如和好朋友见一面、上一节喜欢的课),慢慢把状态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