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河南为禁烧秸秆发布低俗标语,画风辣眼引发网友怒斥

“谁烧秸秆,谁老婆跑!”

河南太康县芝麻洼乡的这条宣传标语一出,全网炸锅。这不是劝导,是诅咒;不是文明宣传,是赤裸裸的低俗羞辱。

更离谱的是,这标语还是乡政府和农商银行联合制作的。一个管行政,一个搞金融,凑一块儿不研究怎么帮农民处理秸秆,反倒想出这种“恐吓式创意”,真是把基层治理的底线踩进了泥里。

禁止焚烧秸秆,本身没错。秸秆一烧,浓烟滚滚,污染空气,影响交通,还容易引发火灾。国家提倡综合利用,做饲料、沤肥料、发电、做建材,变废为宝,这方向完全正确。

可问题在于,你光说“不准烧”,却不给出路,那农民怎么办?地里的秸秆堆成山,不烧又清不走,耽误下季耕种,最后责任全甩给农民,这公平吗?

现在倒好,不解决问题,先解决“人”。你烧秸秆,我就诅咒你家庭破裂。这种宣传,不是在讲道理,是在煽动性别对立、制造家庭恐慌。

潜台词是什么?“男人烧秸秆=不负责任=老婆受不了要跑”。把女性物化成依附男人生存的附属品,把家庭矛盾归结为“老婆嫌丈夫惹祸”,这哪是现代文明?这是封建糟粕回潮。

更可笑的是,当地回应说“已经反映给相关部门处理”。

轻飘飘一句“不合适”,就想把事揭过去?谁出的主意?谁批的条幅?谁和银行联手搞这种“创意合作”?没人担责,只让“不合适”三个字当替罪羊?

基层治理,最怕两种极端:一种是“一刀切”,不管青红皂白,禁了再说;另一种是“没下限”,为了效果不择手段,连羞辱、恐吓都用上。芝麻洼乡这次,两样全占了。

真正该问的不是“标语低俗不低俗”,而是:为什么基层政府想不出体面的宣传方式?为什么他们宁可编段子骂人,也不愿意踏踏实实做点实事?

比如,能不能多建几个秸秆回收点?能不能给农机补贴,推广粉碎还田?能不能和企业合作,把秸秆收走做生物质燃料?这些事做一件,比挂一百条“谁烧谁老婆跑”都有用。

农民不是不懂道理,而是需要支持。你让他们眼睁睁看着秸秆堆地里发霉,又不给处理渠道,转头骂他们“素质低”“不环保”,这不叫治理,叫甩锅。

而且别忘了,焚烧秸秆在中国农耕史上延续了几千年。不是农民顽固,而是过去没有更好的办法。

现在科技发达了,政策支持了,正该是政府带头转型的时候。你不去建机制、搭平台,反倒用低俗标语羞辱农民,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有网友说:“这叫低俗吗?这是辣眼睛。”可再直白,也不能突破文明底线。治理社会,靠的是制度、服务和引导,不是诅咒和羞辱。

你今天能挂“烧秸秆老婆跑”,明天就能贴“不交医保孩子没学上”,后天再写“超生就拆房”,只要目的正确,手段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别让一句低俗标语,毁了政府的公信力。基层工作难,我们理解。但越难,越要讲方法、讲尊重、讲人性。否则,你禁住的是一缕烟,失去的,是民心。

秸秆要禁烧,但不能烧了文明的底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