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也很美


疫情暴发已经一个多月了。时间虽短,却恍如隔世。

最早的记忆太停留在迎春节的气氛里,那天母亲正计划做些采买。“随便买买算了,其实也没什么好买的,过年吃的平时也吃得到。”

“只要你们都在,就好”。母亲最后悄悄补了一句。我倒是一直围在父母跟前,除了上班时间外,多数时间都能跟父母凑在一起,但蹭饭的时间居多。只有两个姐姐远嫁,年过后正月里才回来待几天。平日就我们三个加上父母,还有我的外甥女——二姐的女儿今年也会跟我们一起过年。

采买草草收场,确实没什么特别想吃的。海鲜之类的他们都吃不惯,其他的平日里也在变着花样去拾掇。“就这样吧,缺什么再去买!”

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九。到三十的时候,小城已经紧张了起来,但一家人并没在意,照例吃年夜饭、看春晚,履行完一年中最后一个仪式。

之后的记忆好像就此封冻。也没什么好说的,病毒的无孔不入,把所有人都逼退到屋内的最后防线,于是只能流连于客厅、卧室或是厨房之间了。

这里是小城,是连五线都算不上的地方。但小地方也是有小地方的好处,即便一切封停,圈子还在,一些日常的用度并怎么受影响。

一个女性朋友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地段也不是很当道,就在一个小区院子改建的小市场里。卖的也不是什么大牌子,都是些以时髦样子为主打的小成本衣服。往年这个时候小店生意正旺,但今年却在最应当红火的时候歇了业。歇就歇,朋友也是洒脱,店里开不了门,朋友圈做买卖也是一样,天天吆喝着竟然真的有客光顾,也算欣慰。

朋友圈有人问,“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啥时候是头”。说这话的,是一个做电商的朋友。做的也不是高大上的生意,卖的都是一些当地独有的吃食,顾客大多数在外漂泊的本乡人。防控最紧张的时候,听说小城快递都要停了,朋友的网店差点也歇了业。

网店里卖是是一种叫“浆水菜”的食物,原来是常见的油菜和芹菜,夏天里也用一种叫石头菜的做原料。浆水菜是发酵后的一种地方酸菜,寡酸里带着菜的清香,一般是无法单独食用的,但做成浆水面,或是和平菇等炒和在一起,也是别有滋味。

这正宗的土味菜,是真正走再远都想一口的故乡味道。所有,朋友的店也不愁买家,虽然不火也勉强维持着。

小城也是这样,不温不火不疾不徐。街上还留着淡淡的春节的气息,红红的灯笼还挂街头,以往看起来热烈的颜色居然有些发冷。楼下拐角处的杂货铺和炒货摊重新开了张,只是生意有些清单。

突然间,竟然有一点想念过去的那些喧嚣与吵杂。街头的比肩接踵,巷口鸡毛蒜皮的拌嘴,小吃店里烟熏火燎的热气,都是世俗的味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