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曾经觉得,得到的东西越多,才会越幸福。
后来才发现,生活的越简单,反而更轻松。
人生下半场,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01
拒绝囤积,是高级的智慧。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我身边的人,好几个有“强迫性囤积症”,具体表现为:
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往回买,不管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舍不得丢。
买了很久的书,一直没有翻开过,当时只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一时心动。
看上一件衣服,想都没想,立刻买下。可买回来之后,穿都没穿就放到了衣柜的一角。
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摆设,买回家摆了没几天,就搁置在了角落里,布满灰尘。
......
最后,看着囤积成堆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一筹莫展。
扔掉,太可惜,舍不得。留下,又浪费空间。
左思右虑,心乱如麻,非但没有得到物质上的享受,反而增添了负担。
曾看过一部叫《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日剧。
剧中的女主角麻衣,会定期清理房间。
每次清理房间的时候,麻衣都会准备两个纸箱,分别贴上扔和不扔的标签。
然后把该扔的装了满满一箱,不该扔的却寥寥无几。
如此一来,她的房间特别简洁,内心也少了负担。
福布斯说:“少即是多。”
有时候房间布置的满满当当,并不会更幸福,却让人时常感到心烦意乱。
当房间的空间充足时,才会更多的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常做减法,拒绝囤积,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02
减去心中负累,心就宽了。
有人说:“学会给内心做减法,赶走烂人烂事给我们留下的伤,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
除了物质上的删繁就简,内心的清减也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总把伤害过自己的人和事,藏纳于胸,难以释然,被负能量拥阻了心灵。
路遥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是啊,再大的怨,再多的痛,都会被岁月的长河冲散。
你再怎么念念不忘,别人的事做了,你的心也伤了,更改变不了。
只不过是在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的内心增加负累。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
不巧的是,有一群乌鸦也看中了这条鱼,于是便对茑鸟穷追不舍,不论茑鸟飞东飞西,乌鸦都紧紧跟在身后。
这个时候茑鸟因为长时间飞行,已是身心疲惫。
突然一不小心,鱼从茑鸟嘴里掉了下来,那群乌鸦见状,便直奔着鱼去了。
茑鸟如释重负,停留在树枝上休息,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惶恐烦恼,现在没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诚然,有些事太计较,是自寻烦恼。
选了放手,才能看见天高海阔。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豁达,总有一些人,对人对事,放不下,饶不过。
我的朋友瑶瑶,就是一个特别能计较的人。
总是因为别人一句不入耳的话、一件不厚道的事,让她难以释怀,闷闷不乐。
有一次,她遇到了曾经怼过她的人。本想这次也怼一下对方,可对方看见她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谁。
瑶瑶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无法释怀的,伤过她的人早已忘记。
有句话说: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有些人,不值得你多浪费口舌和心力;有些事,放下才是最理想的应对方式。
手中攥着沙子,越紧握,内心越煎熬。
不如手一松,让沙子被风吹散,内心才会通透明媚。
别让一些不好的事,不好的话,凝聚成负累,影响你的生活。
只有按下“删除键”,清减去心中的负累,心就宽了。
心宽了,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欣赏生命中的风景。
人活一世,不可能什么都让你满意,不亏欠别人,不委屈自己,就足够了。
03
学会做减法,才能活的精致。
林清玄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却是“极简主义”的忠实拥护者。
扎克伯格住着普通的房子,一张床、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
拉开他的衣橱,只有一排浅灰色T恤和一排灰色连帽衫,以至于员工都以为他每天都不换衣服。
扎克伯格的生活,也非常简单。
每天早起,喝一大杯水,然后出门晨跑一英里,之后开始读书,学习中文。
他很少参加聚会,也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
也许他的成功,就是他能对物欲的控制自如,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给自身修养做加法,才有更多的能力和时间找寻人生的价值。
作者小野在《自律力》中写道:
“给生活做减法,主动地断舍离,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宠爱。”
减少不必要的交友,给自己留一份轻松,享受晴空。
减少不必要的物欲,给自己留一份清静,享受风景。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背负太多,只会让人生的旅途更加沉重。
人生下半场,学会做减法,才能轻装上阵。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