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本质是人,再具体一点,是人的关注度,或者说人的时间。
在农业时代,乡村集市是人们定期聚会的场所,商贩也定期、定点集中于此,这是看得见的人流,是露天的。工业时代,卖场逐渐出现,卖场本身是大型的物理建筑,商铺店家在卖场中租赁各自的点位,卖场时间也相对更加灵活,至少每天营业8小时,人流聚集程度也很高,不过相对于露天的集市,卖场的人流已经相对“隐蔽”。
互联网时代,人们喜欢宅在网上,不见面胜似见面,用户的关注度和在线时间就是“流量”,有流量就有购买变现的可能。而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迭代,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型流量是第一代,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都属于这一类,“搜索”的本质是猎奇和比较,发现在网上有这种东西、而且比较之后有更好的东西,对于互联网的第一代居民来说这就是很大的消费颠覆体验。而到了微信时代,互联网“在线”已经成了常态,以拼多多、云集为代表的平台开始收割社交型流量的红利。
不过,对于社交型流量,个人认为把时间放长期来看,未必站得住脚。商品的购买行为,终归还是卖家与买家,但是社交关系在其中只是起到了个人背书和传播的作用,人人都想做传播者和流量变现者,都想去收割别人。所以,真正有价值、有能力靠自身流量实现收割变现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沦为韭菜,而韭菜意识到自己是韭菜后,这种心态并不好受,所以被收割的流量很容易反抗。所以,社交型流量的天花板个人认为很低,除非改变目前的玩法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