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的挣扎—有罪是否就必须受罚

这是一部从去年新片上映时便期待已久的电影,阿加莎的侦探小说改编,而且被不断的翻拍,到底有何吸引人的地方呢?

怀着期待的心情看完全剧,并不是我想象当中会不会出现非常紧张的谋杀的气氛,始终觉得凶手可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但是这部电影刷新了我对悬疑剧的认识,整部电影都是在东方列车上,神探波洛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拨开案件的迷雾,最终找到真相,车上的12个人都是凶手。

可是找到真相又能怎么样呢?波洛陷入了沉思,有罪就一定应该受罚吗?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到底哪一个应该被遵守?事实上,我不想探讨上述的抉择问题,也根本没办法讨论,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而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大战。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定论的难题,我们又怎能指望它只凭今日的一件事、一句话,就从此尘埃落定?

波洛作为著名侦探,一开始是坚定的“法律正义信仰者”,在他眼中,上尉是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自己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妇女既然清楚离经叛道的下场就不能再埋愿石刑的残忍。直到卡塞悌被杀之谜刚被揭晓时,波洛都依然选择“法律上的正义”,激动地指责12名复仇者是“肆意妄为”、“逆行倒施”。他内心对“正义与否”的评判标准,是直到听到德本汉小姐和林达•阿登极力阻止阿不思诺特上校杀波洛灭口时所说的话,才动摇的。扮演波洛的演员大卫•苏切特在出演了多部“大侦探波洛”系列的电视剧后,在这部《东方快车》的电影中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波洛,少了几分狡黠,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阅历和稳重沧桑之感。在对波洛心态转变的揣摩上,苏切特的过度自然真实,没有模板化的表情,却在细小的表情中透出丰富的内涵:门内的众人一再强调着自己行为的正义性,门外的波洛怔怔地看着;送茶的德本汉小姐开口坦白了自己内心关于复仇前后的挣扎,端着茶的波洛低头不语,良久的沉默;最后,在面对警方的那一刻,波洛选择交出了那少了一粒纽扣的列车员服,即便是此刻放弃了“法律上的正义”,而屈服于众人“道德上的正义”,但波洛内心的挣扎依然没有得到解脱,在背对警方的那一刻,他一个人走在漫天大雪中,颤抖着的是他握有念珠和十字架的手,几欲哭泣的是他紧绷的嘴唇和通红的双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马赛 注:这篇文章可以理解为对古典解谜类侦探小说的一个随笔式简述,由我的好友马赛律师完成于2007年1月21日...
    邓哲阅读 4,080评论 17 23
  • 小品文/PIXIU 最近,再次读了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随喜欢的大侦探波洛一起,作了一趟抽丝拨茧、亲历破案过程的...
    pixiu小品文阅读 5,354评论 9 6
  • 从五月份准备写作到现在,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简书我都关注了很多大牛,也分析了一些文章,自己写东西一直很随性,想起...
    墨竹_sunshine阅读 354评论 0 0
  • 今天是我和他相识相恋14周年的纪念日,仍然记得14年前经同学的同学不经意的认识了他。很普通的一个下午,...
    杲杲1218阅读 313评论 0 0
  • 今天早餐给自己烤了个披萨,土豆胡萝卜鸡腿菇馅儿的,从此,再也不用去必胜客了,嘻嘻~~~ 材料:马苏里拉芝士、土豆、...
    雨栖迟阅读 534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