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小巷人家》可谓火爆,几乎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就聊它,特别是六零后、七零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因为有过亲身体验,更能共情,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
剧中有一段黄玲因为婆婆先斩后奏让两个侄子到黄玲家里过寒假,却闭口不提口粮的事,在那个缺粮的年代,这可是大事。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庄家本来口粮就紧张,因为儿子庄图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的定量不够用需要父母的贴补,现在再来两个半大小子,就更加难以维持了。
黄玲心疼自己的一双儿女,于是,她生气地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庄超英榆木疙瘩不开窍,让妻子和孩子住丈母娘家,于是,宋莹和丈夫林武峰加菜,请庄超英吃饭,想劝解他去接老婆孩子回家。
饭桌上,宋莹夫妻夸黄玲贤慧能干,能吃苦,庄超英反驳。
他认为妻子黄玲和孩子们并没有跟着他吃苦,大谈他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小时那才是吃苦,饭里面掺了萝卜丝也是吃不饱的,为了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学,父母一家一家找人借钱。
庄超英埋怨妻子不理解他与弟弟妹妹从小一起吃苦长大的情谊,不体谅他。
朋友梅跟我说,她接连看了好几遍《小巷人家》,每每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她就忍不住泪如雨下,她自己当年的经历就会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梅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正好经历了那个年代,她跟我讲起那段往事的时候,尽管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是,我看到她眼里有泪光浮现。
她与丈夫兵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感觉丈夫性格温和,对她也挺好的,而且,两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相处了一段日子,双方都觉得对方不错就去领证把婚结了。
她本以为幸福生活就此开始了,然而现实却是她噩梦的开始。
婚后,她才知道老公的工资全部要上交给婆婆掌管,婆婆还要她上次工资卡,她拒绝,她可不想做个手心朝上的人,况且,这可是她自己工作挣的钱,为什么要上交给婆婆管。
她可以每个月拿出一部分生活给婆婆,但是全部上交给她是不可能的,她自己也要开支呀,而且,她已经怀孕了,以后生孩子还要花销呢。
然而,她的婆婆可不管这些,问她要了几次,她不肯交出工资折子,于是婆婆就跟她老公告状,老公也站在婆婆那边,要她把工资交给婆婆,她不同意,老公便对他施实冷暴力,婆婆成天对她冷嘲热。
她感觉自己在那个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她非疯不可,于是,她想搬出去租房子住。见状,婆婆竟然还威胁她,说梅要是这样做,她就让儿子跟她离婚。
离就离吧。梅说,当时她心是这样想的,与其那样压抑地生活在一起,不如自己一个人养活孩子。
不过,闹了一段时间,她还是没有离婚,毕竟孩子还太小了,她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丈夫的同事也劝过他,有后妈就有后爹,他也不希望孩子因为大人遭罪,于是,两人默契地都不再提离婚的事,平时,他们一家三口在出租屋里一起生活,周末了,丈夫就一个人回婆婆家,看望母亲。
夫妻关系渐渐缓和,随着女儿的长大,小家庭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现在女儿上大学去了,梅和丈夫的关系也早已像普通夫妻一样,虽说不上甜如蜜,但也相敬相爱吧,当年强势的婆婆也已经老了。
梅说,她不想想起当年的种种,可是看到《小巷人家》中的婆媳关系和男主庄超英的做法,就会不由得想起丈夫当年的行为,于是,她拉了丈夫一起看这部电视剧,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意思是他当年与庄超英没两样。
丈夫不承认,于是,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头发都已经染上白霜了,却因为追热剧,想起当年的往事,吵了起来,闹到了要离婚。
听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经历他人的痛,就不要说他不痛,不知道他的伤有多深,就不要说一点小伤不碍事。
我告诉梅,先冷静一下,然后,从现在的角度看问题,想想当下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想你们现在的生活,老公对你的态度如何?
后来,梅笑了,这回她是真心地笑了,因为她的眼睛闪着光彩,那是幸福的光芒。
写在最后,愿平凡的你我,理性追剧,看他人的故事,品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
观剧随笔,与友共勉。
九轩读书社,诚邀您同行,阅读、追剧、写作,让我们一起爱生活,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