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以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出自《道德经》第61章,意思是说:所以大国用谦逊对待小国,就会取信取利于小国;小国用谦卑对待大国就会取信取利于大国。或者用谦卑而取得或者因谦卑而获得。大国不过分贪欲就会兼收更多人口;小国不过分贪欲就会入伙侍奉强者;彼此都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强大一方最好采取谦卑的姿态。
大国扩张的有效方式就是兼收并蓄,观念融合与利益捆绑,最好采取包容,谦让和卑微的姿态,方法和手段。大国就会获得小国的认可,喜欢和拥护;大国就会成为小国的宗主国,获取对小国的主导权,影响力和覆盖度,隶属,臣服和加盟的小国就会很多,大国的地位,威望和影响就会更强,更高和更大。大国不应采取傲慢,霸道和凶狠的态度对待小国,不应使用野蛮,粗暴和蛮横的方式欺压小国。因为傲慢引起反感,野蛮引发冲突,欺压激起反抗。而任何对抗都会伤害利益,扰乱观念和阻碍扩张。
小国生存的有效方式就是服从侍奉,利益交换和文化融合,最好采取恭顺,谦卑和服从的姿态,方法和手段。小国就会获得大国的认可,接纳和包容;小国就会成为大国的从属国,获得自大国的帮助,支持和援助,小国的生存环境就会改善,成长条件就会改良,发展资源就会充实;小国不应采取倔强,逆反和独立的态度对待大国;不应使用对抗,争斗和冲突的方法对待大国。因为倔强引起反感,逆反引发愤怒,独立造成冲突。而任何冲突都会危害利益和影响生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基本形态;也是天下万物的发挥作用的基本形态;更是社会上,单位间和人之间交流,沟通和来往的基本法则。人都有脾气,心情和偏好,也有立场,利益和诉求,在交流和沟通中,在迎来送往中,柔软,温和和谦卑的态度,下流的方式都是基本原则,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无论是上对下,下对上,高对低,低对高,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应该采用蛮横,粗暴和野蛮的态度,都不应该耍脾气,耍态度和刷心情;否则就会破坏沟通的气氛,破坏交流的环境,破坏合作的条件。经常发火是素质低的表现,经常耍横是能力差的表现,经常撒野是脑子笨的表现。
有效的兼并是融汇,有效的和谐是心悦诚服。有效的服从是恭顺,有效的恭顺是谦卑柔软。所有倔强,傲慢和粗暴的姿态都会造成纠纷,冲突和对抗,都不利于兼并和加盟。而冲突阻碍大国的兼并,限制大国的扩张,对抗危害小国的利益,威胁小国的生存。完全的独立都是奢望,绝对的平等都是神话,充分的自由都是梦想。
充分的配合协作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的,有效的和必要的方式;完全的孤立独处是社会腐朽的主要原因。大国希望通过兼收并蓄,扩大地盘,增加人口,扩充资源,实现发展;小国谋求生存发展,保持传统,消除危险,维持生存;各自目的不同,但方式却相似,都应该采取谦卑,低下和柔弱的姿态交往,都需要采取合情合理与合适的方式沟通。只有谦卑的姿态可以让双方各得其利,唯有讲理的方式才能使双方都成其愿。目的和意愿没有是非对错,方式和姿态却有优劣高下。柔弱,谦卑和低调的姿态是大国最好的对外交流的方式。因为“弱者道之用”则是天下普遍的法则和人类最高的智慧。
大人物应该谦卑,方能招贤纳士,故能成为更大的人物;大公司备有恩惠,才能招揽小散户,故能成为更强的公司。小人物应该谦卑,方能被接纳善待,故能得以生存;小公司提供服务,才能取悦大公司,故能得到安稳的存在。以大欺小,属于犯傻,以小搏大,属于找死,江海居下,故能成其大;小民示弱,故能得其存。倚强凌弱,天下之敌,终将失败,以弱逞强,为人不齿,必然灭亡。以大欺小是恶,恃强凌弱是罪;离群守寡是笨,自食其力是傻。耀武扬威是愚,趾高气扬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