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是个未被过多发掘的宝藏城市,这里不仅有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巍峨耸立的祁连山脉,连绵不绝的沙漠,以及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冰沟河景区,更是自然风光中的杰出代表。亲近它,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广袤与神奇。在它的巅峰,有一潭被换作“柴尔龙海”的天池,那是当地藏民心中的圣湖,能够见到它的人,莫不被它绝美的姿容所打动。但想要亲近它并不容易,因为,你必须徒步10公里才能到达,如此来回便有20公里路程了。而且,它的海拔在四千多米,这对于大部分在平原上生活惯了的旅客,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正因为难得,它更成了众多旅行者倾慕的对象。
进入景区,此处海拔是3000多米,我们先乘坐观光车。车开出没多久,成片的草原扑面而来。风儿携带着草的清香,有一丝冷冽,更多的却是令精神一振的舒爽。

尽管进入秋天的草已经发黄,但相比春天时的一片浓绿,却也别有一番风韵。牦牛和山羊散落其间,或悠闲地吃草,或懒洋洋地卧着,那种闲适和惬意真叫人羡慕。谁说牛马是最辛苦的?此刻,它们便以生动的例子否认了人类的说辞。
天蓝得不带一丝杂质,一朵朵白云像是被扯破的棉絮,薄薄地铺满了整个天空。左手边是潺潺的溪流,应该是山上的雪水融化后奔腾而来的。它们滋养着的,不仅仅是草原,还有那些灌木。这在常年缺水的大西北,可真是奢侈。
出发前,我们曾为上不上天池而纠结了许久。想要把美景都看个遍,应该是每个旅行者最大的愿望。但这样的话,也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没有时间慢慢地欣赏沿途的风景;比如,要忍受体能的过度消耗。
如今,终于面对这片土地时,内心反而释然了,最重要的是愉悦自己的身心。如果只顾着低头赶路,而忽略了身边的美景,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那就走到哪里算哪里吧。甚至,如果能卧在草丛中,发发呆、打个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呢。
冰沟河景区除了是牛羊的牧场,还是土拨鼠的乐园。你能看到那些树下或草丛中、岩石下,这边一个,那边一溜,圆圆的小洞,那都是它们的家。
许是见惯了游人,那些土拨鼠见到人来了,非但不躲避,反而大摇大摆地来到路中央,向游客乞食。尽管景区内的警示牌写着不要喂食土拨鼠,但见到这些萌萌的家伙们,游客们还是忍不住爱心泛滥。

你瞧,它的眼睛滴溜溜的,紧紧地盯住游客,让你忍不住产生怜惜之情,恨不得把好吃的都掏给它。可是,它也太挑剔了。在啃了几口面包后,便毫不珍惜地扔到一旁,转而又去吃蛋糕了。不得不说,土拨鼠的胃口,就是这样被宠坏了。
只见它双前爪捧住蛋糕,站立起来如人形,小嘴高频率地运动着,好可爱啊。都已经那么肥了,还不知道节食。人群中发出欢快的笑声,尤其是小朋友,忍不住想要上前抚摸,在大人的制止下,才悻悻然作罢。
后来,我还看到另一只土拨鼠,被一大群游客围住,毫不怯场。在吃腻了面包、蛋糕等食物后,大家又纷纷掏出各种水果来喂给它,圣女果、胡萝卜、苹果等等,摆了一地。明明它的肚子已经胀鼓鼓的,可还是不肯罢休,继续贪婪地大嚼。
土拨鼠属于冰沟河的原住民,它们本该遵循着物竞天择的原则,靠自己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如今,被游客这样豢养,是否会削弱它们寻觅食物的本能?我不禁有些担忧。
忽然,头顶上发出“啊、啊”的叫声,嘹亮、悠长。抬头一看,蓝天上翱翔着一只通体漆黑的鸟儿,从那叫声来判断,应该是乌鸦。它飞行的速度相比我们平常在别处看到的要快许多,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迅疾而去,那展翅的姿势飒极了。这也许是生存条件的逼迫,物竞天择,在高原上生活,自然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吧。

正是因为有这些小精灵的陪伴,旅途平添了许多趣味。走走停停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公里,又是一公里。每到一个节点,总有路标在指引着你,是鼓励,更是肯定。
因为是在高原上行走,而且气温有些低,所以,也不敢太过剧烈运动。到了三公里处时,有一个提供食物和休憩的驿站,我们也稍作停顿。那边的山坡上写着“我在冰沟河有群羊”,忽然就想起了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么,此刻,假装自己正在冰沟河牧羊,不也正走在践行的路上了吗?我,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尽管天池的美景不时跳出来诱惑,但从时间和体力估算,确实有些勉强,不如慢悠悠地逛回去,把时间留给马兰花草原,也留点念想,期待下次重逢。
每年的五、六月份,春末夏初之交,这片草原上会有大片的马兰花盛放。簇簇淡紫的花儿在风中摇曳,该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想想,都令人心旌动摇呀。
不过,眼下也不错呢。那成片的黄,洒在人间都是成熟与丰厚。去和牦牛们合个影吧。它们安卧于草丛中,靠得近了,便颇为警觉地站了起来。抱歉,这儿原本是它们的领土呢。是我们的不请自来,破坏了这份宁静。我不敢贸然打扰,只好远远地拍照留念。
原本以为,3000多米的海拔不会有什么反应,不料,头莫名其妙的胀痛,好像被什么东西箍住了。后来回到了低海拔地区之后,这种症状也慢慢就消失了。看来,这也是冰沟河景区留给我的一份独特的念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