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里的智慧

"Yoga is the journey of the self, through the self, to the self." - The Bhagavad Gita

"Yoga is a mirror to look at ourselves from within." - B.K.S. Iyengar

瑜伽的奥妙不在于唱诵的时候能“OM”得久(这只能说明肺活量大);也不在于做最深的后弯或是在垫子上飞来飞去(这只能说明体式练得好)。瑜伽的奥妙在于一次又一次踏上垫子的过程中不断观察自己,拨开一层又一层的自己,不断揭示体悟内心的智慧,并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智慧。

1.拥有选择的自由

幻椅式/船式停留15个呼吸,练过瑜伽的人都知道,如果认真做是什么感受。但慢慢发现,无论感受如何,每一次甚至每一刻,我都能自由选择如何对待这种不适。我随时可以将难度降低做变体甚至放松划水,也可以有意识地募集相关肌肉,将此视为增强自己力量的机会。

垫子上的不适和挑战,让我学会以更开放的心态应对垫子之外生活中的更大不适和挑战。

我们一直都有选择。

2. 品味细微的调整

在练习瑜伽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才学会在上犬式中收紧大腿和核心,这个细微的调整使力量从头到脚均匀地分布,大大减轻了我手腕和肩膀的负担;在四柱中,我尝试抬头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发现胸和肩打开更多,并意外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四柱松弛多难,懂?

我开始在垫子之外的生活中实践这些细小的调整。比如听了心塞的话,我会刻意停顿2秒而不是直接回怼,这给我带来了一种很妙的空间感和可控感。

3. 向内看

练习瑜伽初期,会下意识地和别人比较,否则怎么衡量自己的段位?但日复一日的练习告诉我,如果目光一直盯着他人,很难保持自我平衡。

向内看,专注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成就。

慢慢地,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瑜伽垫上,并不是为了成为那个体式最漂亮的练习者,而是去发现一个人最应该发现的东西——自己。

而自己,决不会和其他人一样。

4. 开心,真开心

比较深的瑜伽后弯的体式中要求人完全打开自己,比如站立上下轮。我的身体条件其实是没问题的,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就算老师在旁边口令+身体辅助,我也做不到:要么憋着呼吸与老师的支撑僵持下不去,要么呼吸急促在惊恐中失控坍塌下去。

有一天老师一反常态什么都不说,什么“双脚有力踩稳地面”、“大腿往前送打开胯”、“延展脊柱和胸椎”......一句也没有,只让我打开自己、并信任她。然后很神奇地,我人生第一次自己做到了站立上下轮。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能站立上下轮的喜悦吗。开心,真开心。

垫子之外的世界有很多坑,鼓起勇气去打开自己很难。蜷缩起来,远离可能的伤害和失败是一个看似合理的反应。但问题是,保护自己免受痛苦也会把心和快乐隔离开来。在某个时刻,生活会要求我们冒险追求有意义的事物,我们即便害怕也要跨出那一步。

5. 每天不同

有时候我们能轻松前屈碰到脚趾,能专注集中自然优雅,但也有些日子思绪失控、疲惫沉重。

瑜伽练习每天都不一样。它不可能一样。因为每次踏上瑜伽垫时,我们都是一个不同的人,身体、情绪、前一天的睡眠、压力.......统统都不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瑜伽垫上练习,让人懂得放下对自己在任何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的期望。

瑜伽垫外的生活里也一样。有些日子我们只是需要休息,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学会观察、接受和尊重自己不同的状态,没有评判,温柔地对待自己,给予自己当下所需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