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余秀华,以前我没读过她的诗歌,还是从央视朗读者节目知道她的名字,如果要说我孤陋寡闻也可以,世界太大,一个人能知道多少人和事呢!
今天跟随宝鸡众筹观影群组成的百人团观看了这部《摇摇晃晃的人间》,我想说这部纪录片太真实了,时不时从主人公余秀华嘴里蹦出的脏话能让人笑出声来,但是笑完之后却还有别的意味,甚至偶尔能看见婚姻中的自己的影子。这部电影记录了余秀华的生活现状以及她的爱情观、她的婚姻状态。影片87分钟时间,人物对话和摇摇晃晃的各种田间劳作交替进行,走路的声音和吵架的声音在一起混合,最后变成她翘起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来的一句句诗歌,这些诗句那么美妙那么轻盈,她的手指也就像一个站在琴键上跳舞的少女,美得不可言说。你无法把她站立不稳随时了门跌倒的形象和这些诗句联系起来,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不可思议造就了诗人余秀华。但是作为观众,我们得明白首先她是一个人,一个女人,然后才是诗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有对爱情的向往,有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一旦她有个契机去改变命运,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摆脱名存实亡的婚姻,变成一个身心俱自由的人。也因此,我对她成名后坚持和丈夫离婚的举动觉得很正常,她很勇敢,说话率直,做事果断,她比现实生活中很多维持家庭表面完整的人有勇气,她用她坚定的,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轻而易举地打败了的许多婚姻的伪君子和道德的卫道士,这也是她的诗歌为什么那么大胆,那么惊世骇俗的内因吧!我想,如果不能理解余秀华离婚的意图,那就不理解她这个人。
看完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余秀华是一个活得特别清醒特别自我的女人,她知道活成别人眼里该有的样子不如遵从内心,过让自己舒服的日子。“感同身受”四个字从来都是胡扯的,别人不经历她摇摇晃晃的前半生一定无法体会她的苦痛,体会她多少个深夜不甘的泪水,体会那样的婚姻给她的压力。她的这份清醒也让我想起《尘埃落定》里的傻子,傻子不傻,有时候正常人还没有一个傻子清醒。
相信观影的每个人对影片的关注点都不一样,余秀华的才华和她的身体的缺陷加起来再除二是和平常人一样的平衡状态,不用去夸赞和放大她的诗才,也不用惊讶她的灵魂之外包裹着怎样的皮囊,我只想说,不管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作为诗人的余秀华和作为女人的余秀华都是同一个人。如果说离婚前的余秀华是“以一颗绝望的心去过希望的生活”,那么离婚后的她则是“用一颗希望的心去过绝望的生活”,如同荷叶里的那条小鱼,貌似自由实际还是绝望。唯一不同的是她终于为自己的生活做了主。明天,再看忍冬花,再看黑蝴蝶和水里的倒影,再看那浩浩荡荡的白云。。。看田野里的一切,心里总是畅快的吧!
#附余秀华诗作三首#
《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
春天的时候,我举出花朵,火焰,悬崖上的树冠
但是雨里依然有寂寞的呼声,钝器般捶打在向晚的云朵
总是来不及爱,就已经深陷。你的名字被我咬出血
却没有打开幽暗的封印
那些轻省的部分让我停留:美人蕉,黑蝴蝶,水里的倒影
我说:你好,你们好。请接受我躬身一鞠的爱
但是我一直没有被迷惑,从来没有
如同河流,在最深的夜里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但是最后我依旧无法原谅自己,把你保留得如此完整
那些假象你还是不知道的好啊
需要多少人间灰尘才能掩盖住一个女子
血肉模糊却依然发出光芒的情意
《我爱你》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 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
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下午,摔了一跤》
提竹篮过田沟的时候,我摔了下去
一篮草也摔了下去
当然,一把镰刀也摔下去了
鞋子挂在了荆棘上,挂在荆棘上的
还有一条白丝巾
轻便好携带的白丝巾,我总预备着弄伤了手
好包扎
但10年过去,它还那么白
赠我白丝巾的人不知去了哪里
我摔在田沟里的时候想起这些,睁开眼睛
云白得浩浩荡荡
散落一地的草绿得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