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黑潮》第二章 数据幽灵(一)

审计科的中央空调永远维持在16度,林曼卿裹紧羊毛披肩,屏幕上的数据流在她瞳孔中投下深蓝暗影。玻璃幕墙外的走廊上,夜班护士推着药车匆匆掠过,车轮碾过地缝时发出细碎的咔嗒声,像是某种摩尔斯密码的求救信号。她抬手揉了揉发僵的后颈,腕间的沉香木手串撞在键盘边缘——这是父亲临终前从庙里求来的,木纹里沁着经年累月的药水味,如今成了她抵御审计科寒意的唯一慰藉。

屏幕上的SPD系统界面泛着惨白的光。耗材申领记录像一条冰冷的河,无声流淌过凌晨三点的寂静。她的光标悬停在心外科的条目上:上个月消耗了1200枚缝合针。这个数字在视网膜上灼出焦黑的洞。以每台手术平均使用3枚计算,相当于每天完成13台心脏手术——但排班表显示,心外科每日实际手术量从未超过5台。

“曼卿,咖啡?”斜对面的陈科长从文件堆里抬头,保温杯口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金丝眼镜。林曼卿摇摇头,羊毛披肩滑落的瞬间,后颈的汗毛被冷气激得根根直立。陈科长总在深夜审计时煮最浓的蓝山,她说那味道像福尔马林。

光标继续下滑。申领记录的时间分布呈现出诡异的规律性:每逢周二、四的凌晨两点十五分,系统会自动生成缝合针申领单,数量固定在37枚。这个数字让她想起上周病理科送来的尸检报告——第三十七号冷藏柜里的无名女尸,胸腔缝合线用的是过期的可吸收缝线。

打印机突然发出嘶鸣。林曼卿触电般缩回手,A4纸吐出的瞬间,她看到自己的掌纹被激光灼出淡青的影。最新入库单在纸面上渐渐显形:凌晨两点二十分,器械科接收了来自瑞康医疗的冷链运输箱,签收人一栏是空白的电子签名,唯有物流单号末尾的“RX-09”在荧光下渗着幽蓝。

瑞康医疗。这个名字像一根生锈的导丝刺入神经。三个月前江沉舟来调取耗材流向记录时,白大褂领口隐约露出锁骨下的暗红斑块。当时他指着屏幕上的RX-09批次号,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某种摩尔斯密码般的节奏:“林科长,有些数字是会吃人的。”

此刻,那些数字正在显示屏上蠕动。林曼卿调出近半年的耗材对比图,代表缝合针的红色柱状图在四月后突然暴涨,与瑞康医疗介入类耗材的到货周期完美重合。她将监控录像回放到上周二的凌晨两点——器械科仓库的摄像头如约熄灭,但红外模式捕捉到三道模糊人影。为首者无名指上的铂金戒指在夜视镜头下泛着蛇眼般的冷光。

“小林啊。”陈科长的声音从身后飘来,保温杯底磕在桌面的声响像心跳监测仪的最后一记钝响,“上个月器械科盘点,说是耗材损耗率在合理范围内。”他的影子投在屏幕上,恰好遮住瑞康物流单的关键信息。林曼卿闻到蓝山咖啡里混着淡淡的苦杏仁味。

她没接话,把U盘插入主机。加密文件夹里存着江沉舟上次留下的暗桩程序,此刻正在系统后台撕开数据洪流的裂缝。屏幕陡然暗下去,无数绿色代码如血管脉络般炸开,最终汇聚成一条指向地下二层的红色路径——那是SPD系统里从未存在过的隐藏仓库。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