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除了一身好武艺之外,拥有好人缘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因为为人忠厚老实,拥有好人缘,例如郭靖。郭靖是性格取胜,有人说他是认识了黄蓉才开始命运改变,但是如果没有他的侠肝义胆,为人正直善良,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成者郭靖。
但是,有的人成功,完全是因为人缘好,他深谙社会规则,如何讨好人,赞美人,而且他厉害在于他认识的人都为他所用。这人便是韦小宝!
对于大人物:插科打诨氏赞美
我们都知道,赞美是取悦对方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那些重要人物,整天生活在别人的赞美声中,他们对一般的赞美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很难得引起他们的兴趣。
韦小宝氏赞美却不同,不仅使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就连为人低调的陈近南也被韦小宝说得露出笑脸。
韦小宝为什么能够这样,原来是他采用了一种非常另类的赞美方式:那就是油嘴滑舌、插科打诨式的赞美。韦小宝的赞美总是有声有色,很富有戏剧色彩。
对于每一个人,韦小宝总是能找出与众不同富有喜剧色彩的赞美,比如,韦小宝被崇祯皇帝的女儿九难公主抓走,九难已经出家为尼,但韦小宝却说她像自己的妈妈一样,要当他的儿子,结果九难收他为徒弟。
他被神龙教抓住,却大赞教主夫人“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结果被教主夫妇任命为白龙使,成为教主夫妇的红人。
天地会和沐王府在江湖上争雄,韦小宝就对陈近南说沐剑声靠他爸爸,其实他和自己一样,根本不能和陈近南比,使陈近南心里高兴。
他说五毒教教主何铁手为“婆婆姊姊”,说她虽然六十多岁,但他的容貌最多不过做自己的姐姐,说得何铁手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韦小宝氏赞美,虽说有点油嘴滑舌,但是却让大人物心花怒放,很有新意,很是受用。
因为,大人物一般都是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下属都是对他毕恭毕敬,很少有人会像韦小宝那样讨人欢喜,而且也不敢。万一,玩笑开不好,怕会惹来杀生之祸。大人物都很寂寞的,一看韦小宝,诶,居然不怕我,有了这么个活宝,他们当然都很喜欢。所以,大人物们都委他重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免不了跟上司相处,除非你自己当老板。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打工的命。那我们不妨学学韦小宝氏赞美,偶尔对上司赞美赞美,熟了点就开开小玩笑。而不是遇见上司话都不敢说,毕恭毕敬,生怕说错话。毕竟,跟上司关系融洽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大人物面前说说笑话,把气氛搞活是不错,但是,千万不要忘乎所以,无所顾忌,不能伤及他们的身份。
投其所好式的附和,被人引为知己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它说明人们总是希望能找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观点一致的人交谈。但是,知己总是难寻。
而韦小宝氏赞美,他几乎被所有的人认为是自己的知己,几乎所有的人和他相处得都非常融洽。他的诀窍很简单,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他基本上都附和对方,使说话的人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例如对施琅。施琅因为治军严明,得罪了郑成功的夫人董夫人,郑成功听了董夫人的谗言,杀了施琅全家,施琅于是投降了清朝。韦小宝听说了,想起董夫人对他师傅陈近南不好,便发怒说:“这老婊子,军中之事,他妇道人家懂得什么?他奶奶的,天下大事,就败在这种老婊子手里。部将犯了军法倘若不斩,人人都犯军法,那还能带兵打仗么?”施琅投降清朝以后,一直在京城闲赋,郁郁不得志,今日听了韦小宝的一席话,“登时大起知己之感”,对韦小宝又是感激又是佩服,死心塌地跟韦小宝一起去攻打神龙岛。
上司能够赞同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就有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感慨,即使舍命相待也难报知遇之恩。
因而,韦小宝的附和,使每一个和 他接触的人都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这就是韦小宝的人缘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附和赞同别人的观点,会让人如沐春风,会让人感觉对方有在认真听我的话,对方有认真对待我。当然,得真心。
留足面子氏掩饰,让人感激涕零
最经典莫过于与皇上相处了。
康熙在五台山遭到九难的刺杀,是韦小宝奋不顾身挡在康熙身前才使康熙幸免于难,但是韦小宝却对康熙说:“其实,这尼姑一剑刺下来,你身手敏捷,自然会使一招‘孤云出山’避了开去。你跟着反手一招‘仙鹤梳翎’打在那恶尼姑的肩上,她非大叫投降不可了。不过,我深怕伤了你,一时糊涂了,只想到要挡在你身前,代拟受着一剑。皇上一身功夫没机会施展,在少林和尚面前出出风头,实在可惜。”
韦小宝利用自己的聪明,为皇帝掩饰了尴尬,给他找了台阶下。
在与人交往中,你为他人掩饰,帮他人避免尴尬,也是赢得好人缘的做法。但是,如果你是帮领导掩饰,你需要找出事实根据,否则,领导会觉得你虚假,反而弄巧成拙。
韦小宝后人争议很大,有人觉得他不学无术,小混混,全靠油嘴滑舌闯天下。
但是,能在复杂的宫中与江湖如鱼得水,他是有他的一套社会交往的技巧,仍然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