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真相,贫穷的本质就是拖延,拖延几乎是每一个穷人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而拖延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拖延的本质其实是认知负荷,这个词你或许很难理解。那么,我们用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大脑的系统冲突。
人的大脑中有两个系统,即祖传反射系统和肾思系统。而这两个系统的冲突就叫做认知负荷。
它会让你产生一种明知道应该做点什么,但却无从下手的感觉。
祖传系统是人类大脑中最为古老的反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快速自动化的做出反应以应对紧急情况。这种系统的特点是追求及时满足,比如吃垃圾食品,追韩剧,玩游戏等这些活动,能够迅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机制,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因此,当我们面临需要努力的任务时,祖传系统往往会劫持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转向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
比如,你想通过自媒体发展一个副业,然而当你认真开始考虑着手去做的时候,面对着写稿、拍摄、剪辑、运营、积累素材等等繁杂陌生的任务时,你开始感觉到一股压力。这时候,祖传系统却会劫持你的注意力,让你想起手机里的游戏和短视频。于是你放下笔拿起手机寻找那些能立即带来快乐的事情。
与祖传系统相对的是慎思系统,这是人类大脑中较新的与前额叶皮质相关的系统。
慎思系统负责深思熟虑,规划未来和自我控制。比如制定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减肥计划,赚钱计划,让我们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安逸。
然而,慎思系统的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大家一定要多看书,因为认知水平够高,你才能有足够的养料供慎思系统消耗,否则你就只能被祖传系统支配行为。同样道理,当我们感到疲劳、压力大时,慎思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而祖传系统则会占据主导地位。
举个例子,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很清楚他们需要挣更多的钱来改变现状,但是仍然每天沉迷于懒散的生活节奏,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改变?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受迫于贫困的现状,虽然他们很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无法让他们把巨大且模糊的创业赚钱计划,细分成一项项可行易行的步骤。
那么,当他们在贫穷的现状与匮乏的认知的双重压力下,慎思系统的功能会受到抑制,而祖传系统则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选择拖延。这就是认知负荷,或者叫系统冲突。
换句话说你无法立即行动来搞钱改变现状不是因为你懒,而是因为你无法把庞大模糊的搞钱计划细分成一步步自己可以逐步完成的细分任务。多数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几乎都止步于这一步,因为绝大多数人是缺乏逐步思维的。
那么如何细分庞大而模糊的任务就成了你摆脱拖延、摆脱停滞不前开始行动改变现状的关键。
如果你不能拥有明确清晰的逐步思维的话,可以利用工具来辅助你的思维,让你的思维能够有效的摒除各种主观想法的干扰,最终获得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计划。
在我看来人类对抗拖延症最伟大的智慧结晶当属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将我们脑海中混沌无形的愿望转化为具象的视觉图谱,就像把一团纠缠的毛线梳理成清晰可见的编织图案。当抽象的我要写论文或我要创业这类模糊概念被拆解成枝干分明的思维树时,庞大的工程突然就具备了可操作性。
这种可视化的魔力恰如面对派对后凌乱的房间。
当满地的狼藉,歪倒的酒杯和垃圾构成压倒性的视觉冲击时,任何人都会陷入行动瘫痪。但若将空间切割成餐桌区、地毯区、吧台区三个作战板块,给每个区域配备五分钟清洁方案,启动的勇气便会自然生长。
思维导图正是通过同样的原理,用理性之刃将模糊目标解剖成可执行的步骤拼图,更精妙的是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天然符合人脑的联想机制。
每个延伸的分支都在提醒我们此路可通,每个完成的子项都在累计正向反馈。
当我们在导图上划掉最后一个待办事项时,完成的不仅是任务清单,更完成了一次对抗拖延的心理突围。
这种将无序变有序的魔法,正是思维导图成为效率利器的终极奥秘。
系统冲突引发的拖延就是贫穷的根源。
当祖传系统与慎思系统相互角力,认知负荷成为阻碍前行的枷锁。
然而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借助理性工具,将庞大模糊的目标细化为清晰可执行的步骤,让思维从混沌走向有序。
如此,方能突破拖延的困境,开启改变命运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