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丽春院抢了你家招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条小巷,商贾云集,两大巨头行业称雄坊间,一门一店,一店一人,如果非要用两幅对联来形容他们,那分别是: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有人猜测,毫末技艺,难道是大师在写毛笔字?顶上功夫,该不会是杂技中的头顶大缸吧?先别急,接着往下看。

一弯玉臂千人枕

半点朱唇万客尝

看见这幅对联,不了解的人会猜,这个一定是枕着月亮吃樱桃?稍解风月的人可能会拉长了声音,贱贱的一笑,哦……

猜不着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一个是客随主便、源远流长的理发店,一个是主随客便、实存名亡的丽春院。

接着便是一连串的问号和吐槽像烧焦的豆子噼里啪啦地蹦出来。

理发店?源远流长?丽春院?实存名亡?还商业巨头?

有人不免啐了我一口:“理发店还能理解,但说什么丽春院,那么多隐秘作业的窝点都被端掉了,谁还敢正大光明的搞?”

一个文绉绉地声音说道:“此言非虚”。

上书着丽春院,灯火通明、沿街挥绢揽客的场面已经成为了历史,现代化的地下窝点也时常被端,但在这三条小巷,似乎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她们能茁壮地成长。

浓妆艳抹,妖娆性感,坐在玻璃门边,一个媚眼抛出,似乎是在暗示你:“进得屋来,别有洞天”。

告别了千年的团体开店模式,转型到一人一店,干起了个体户,从地下转到地上,从隐秘变成了开放。十多家店成为连锁,俨然是三条巷中可以和理发店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

三条巷店铺排成行,唯有理发店居首,我猜测应该是丽春院第一家个体店店主看到,斜对面理发店的三色转筒灯一亮,在夜里是多么辉煌耀眼,不妨也买来一盏,灯光一闪,想不到效果出奇的好,每日都是宾客盈门、夜不单寐。

其他姐妹羡慕非常,纷纷仿效,于是乎小巷人来人往,整日沉浸在三色灯光里,到处莺歌燕舞,春意浓浓。

这下啐我人眼睛一亮,嬉笑着说:“这是福利啊,但这和理发店又有鸟关系呢?”

关系大了,古代的理发店门前都有标志,也称幌子,看到幌子就知道哪家是理发店,哪家是饭店,后来经过历代变革,幌子作古了,各行各业有了新的标志、新的招牌,比如理发店的标志——三色转筒灯。

据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有一家理发店是革命党人活动据点。一次,在理发师的掩护下,一个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在追捕中得以脱险。革命胜利后,为了表彰其功绩,特许他们以红、白、蓝三色国旗作为标志,这种标志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转花筒灯,各国纷纷仿效,成为国际性的理发店标志。(版本较多,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总之,三色转筒灯是人家理发店的专有标志,没想到一夜之间成为了丽春院改头换面的招牌。这好比是,地铁的标志安在了超市,医院的标志挂在了铁匠铺。

理发店你在哪?默不作声也就罢了,我发现,竟然还把仅剩的几盏三色灯偷偷的撤掉了,给了丽春院这么大的面子,我怀疑你们私底下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交易?

我担心有一天,老公对老婆说,男朋友对女朋友说,单身的哥们对室友说:“我下去理个发。”然后不由自主地拐向三色灯,进了丽春院。

多么可怕的事情,我想说:

一入小巷深似海

回首已在脂粉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3【运动】如何报名与参加马拉松 运动,跑步,就要准备着跑马拉松 持续做的过程中不断对目标进行修正与改进 烂开始,...
    依盈阅读 116评论 0 0
  • 10.哇哇!一早醒来就看到师傅对宝宝昨天写的《积极面之书》的打赏。好振奋人心哇!金钱流流经的感觉实在太美好了!好一...
    莲宝2018阅读 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