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的文章留了个小尾巴,或者说我自己以为是小~尾巴,就是“怎样有效沟通”的话题。
……真心不是“小尾巴”啊!!!写字儿刚起步就作死,大概是那次沟通得当,解决了问题,就得意忘形了!
但是不把这个话题说明白,就没法继续写了。还有好多别的话题想要写呢,今天怎么也得收好尾了。
想了半天,把自己关于沟通的想法都归拢一起,却发现一点新意也没有,好像上篇文章零星谈到的看法都说得差不多了。
无非是——
①沟通的前提:如《人性的弱点》里面反复强调的那样,一定要真诚,真正地从内心发出赞美、感谢……
②沟通的中心:目的是解决事件,达到共识,而不是一方压过另一方。
③沟通的要领:用心倾听,促使对方多表达,同时修正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对方自己得出合理的结论。
看吧,一点意思也没有——表面上看的话。
大概所有有关沟通的书籍、课程都会涵盖上面的三点,这是最基本的认识了。如果有谁过度强调其中的一点而忽略其他的话,基本上就是搞噱头。如果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有助于沟通的顺利,无非是锦上添花了。
不过也许你会注意到我刚刚用了“表面上”这个词。
其实也没有什么小秘密,就是想提一句:沟通有关的书籍我只读过《人性的弱点》,还是在两年前。剩下的就是零星看到一些文章,里面提到的东西也没有脱离《人性的弱点》。我并不是想要强调这书有多么好、多么经典(虽然事实如此),我只是想说理论就这么点儿,从提起这个话题以来我就没有去翻书查资料,但是我知道沟通就是这么回事儿(如有偏颇还望赐教)。
因为我做到了。
读书时,我会全身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好像看到的字走进了心里、流遍全身一样,一般的书这样读一次基本可以了,作者的主要思想已经融入我的思想里(读书也是在和作者沟通呀)。接下来就是正常生活,遇到了某个节点,勇敢去尝试,按着作者的建议,哪怕只做到一点点,都会有所改变,至少在你的心里会有那么一点点成就的喜悦。没有做好就默默总结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实际情况改良,最终,书上的理论、别人的经验会变成你自己的真实的一部分。
一切的一切,还是回归到你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
理学家认为学问外求,通过“格世间一切事物”以致“知理”。而王阳明却强调内求,“正心”,则从此心出发,必是正途。
与其寻找捷径,求些个奇技淫巧,不如反观内心,掌好自己的舵。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似乎到了现代有些变味儿的意思,无非是对“精诚”二字有所误解。“精诚”,就是“真诚”呗,“真诚”表示到位了,就什么事儿都能办成啦!怎么表示自己的真诚呢?啧啧啧……
“精”,即是“诚”,即是“知”,即是“一”,即是“心”——都是一回事儿,说白了还是要管好你自己,然后去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差。
你一定听说过“知行合一”,又是个曝光率极高的词,但是你真的懂得吗?
明天见……
也许后天……大后天……【这回留的尾巴更大!Σ(っ °Д °;)っ】
PS.突然想起来上回还心血来潮做了张图,还瞎起了两个名字——
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一下子表达完,然后“咣当”扔给对方,对方也是不管你说的啥,只想表达自己,“咣当”扔回给你,双方还相互妄图对面全盘接受,结果往往是全盘否定orz
其实本质上还是第③点“沟通的要领”的内容,相互促进,逐步修正,最终达成共识。
但是一抛出这张图,还起了个名头,是不是有种“哇!干货诶!”“哇!学到新颖的技巧了!”的错觉?如果我再想个英文缩写什么的就更像了吧O(∩_∩)O是不是完善完善还可以开个培训班赚点钱啥的……
喂!醒醒!别YY啦!
还是默默地写我的字儿更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