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的固化,说到底还是教育分层的固化

在我毕业后这半年,我不断思考,我到底想做什么?目前的想法是投身到教育行业里,因为我知道,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我不太喜欢传统教育的应试模式,我也怕自己也变成为应对政策压力而不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有人说应试教育是帮助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我不否认。来自农村的我,正是通过传统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转折,但后来我发现,应试教育教会你的是,如何谋生,而不是生活。生活除了工作,还应需要在自我、家庭、社会上积极探索,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我对自己的真正认知,思维的成熟开始于毕业后,也就是脱离传统教育下。传统教育缺失的是逻辑思维和情感的教育,前者让你明辨是非,后者是获得与自我,与他人,世界相处的能力,去发现世界的美好并努力去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你关注的这个世界,我们如何理解他们,如何去创造真正让我们开心快乐的事情,传统教育做得还不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抨击传统教育并不是说传统教育完全不好。世界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多样化,同样,教育方式亦应多样化,不能只有应试。在咨询行业里有一个冰山模型的人才筛选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冰山浮现水面可见的部分,看不见的是能力、天赋(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后者,因为可培养性的困难度远远高于知识技能。而我认为,素质教育是能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培养冰山下的那些特质。

▲图片来源:圈外孙圈圈

说这么多,那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应当包含对自然的亲近、情感表达和逻辑表达的训练、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不是现在口头上的“全面发展”(最终变成全面平庸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在我搜寻是否有这样的教育咨询公司的时候,发现确实很少。

素质教育市场潜力大,但在中国环境下,怎么做?我有去面试一个做青少年素质教育训练营的创业公司。他们聘请外国专业教练来提高孩子的表达力、创新力、团队合作等能力,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公司合伙人提到,只有十几天的训练时间,很难让家长看到有什么变化,不像那些英语数学那些学科类有分数提高的体现。而且素质、能力的提升,看不见的,也不是十几天就这么容易解决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国外,甚至台湾,童令营是贯穿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很多小孩会在寒暑假早早离开父母独立去参加营地的生活,但在中国,很少。

我以前总羡慕美国的教育,以为那是激发创新独立自主的理想环境,后来才知道,在美国,教育也有分层,应试教育、精英教育、顶级精英教育。我所向往的,是美国教育分层里的精英教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阶层的固化,是资源的巨大差异造成思维和境遇的巨大不同。即使互联网的发达让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甚至通过内容变现,但这些只是个例。更多的父母,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传统教育。当孩子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书本里的东西已经用不上了,他们会责怪:“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2号 1,我去尤利娅的喜马拉雅山!这个小雅的电瓶绝对有问题!我用旧的充电器给它充电还是像新的充电器一样充满了,...
    光芒万丈_阅读 2,812评论 0 0
  • 一、初始化的步骤 1.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开发者的用户名)" git ...
    安米汝阅读 4,527评论 0 2
  • 今天特别有感触,也不知是为何,就想书写一点点东西波动一下在这喧哗的世界已然沉寂已久的心。 都说扒开人的内心,会有两...
    空气中的鱼阅读 3,10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