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这边陪读呢,咱抽空约一下吧!”我给好几年没有见过面的朋友发微信。
寒暄过后,她来了一句“你在家没事,欢迎随时来玩。”
呃呃,敢情这意思,我是闲人,人家上班是忙人,得我过去她那边探望,而不是约一个双方都合适的时间地点碰面。
我知道你上班忙,但凭什么你就认为我一定闲?
想见面的心情,瞬间就消失了。
诸如这种“在家没事”的话,我已经听了不止三两遍。
“去了以后在家没事,还是得找个工作。”这句话,我刚辞职的店长说过,我父母说过,娃他爹说过,二舅说过,邻居说过……
我的生活我做主,你怎么就知道我在家没事呢?
一日三餐不是事,刷锅洗碗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不是事,隔三差五领着孩子去医院不是事,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是事,抓紧学习新高考的政策不是事……
所有都不是事,只有工作挣钱才是事。
我当然理解,大家说这话的重点不在“在家没事儿”上,而是在“工作”上。
亲人朋友担心我在家待着与社会脱节,担心我不挣钱没地位;娃他爹觉得经济压力太大,希望我分担一下;至于邻居和这种多年不见的朋友,想必是真的认为我在家没事吧。(我母亲都说,就两个人吃饭,能有啥事?)
可是,陪读这二十天,我真的很忙,很忙。
刚搬进的房子,若干事情等着安排,好不容易安顿个差不多,邻居大娘拉着我去打零工,因为“反正你在家没事”,于是起早贪黑的日子又把节奏打乱,培训机构的免费课没空去听,微课偶尔听一次也是在做着家务,顾不上做笔记,因为干活累精力不济,孩子也顾不上了,以至于他早饭都不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再一次深切的体会到这句话。
是年龄增长精力不够吗?总会觉得顾此失彼,想要金钱和孩子都兼顾,好像是真的办不到了。
这两天小伙子又开始因为眼睛不舒服请假不上课,我不得不停止了那份临时工作在家陪他,白天领着出去串门,晚上领着出去遛弯或者逛超市,不然他自己在家一天都不带下楼的。
和孩他爹打电话说了一声,孩子的生活正常以前,我不再考虑工作的事,专心陪读。
要不然呢?辞了工作租上房子出来陪读,结果扔下孩子再出去干活,这是图啥来?
我的生活我做主,我忙还是闲,我自己知道,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
生活的重心在哪边,就得以哪边为主,其他的,都得让路。
所以,在别人眼里,我忙忙碌碌也好,无所事事也罢,都不重要了,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