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swer ,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
2019年的十一假期我约了时大雨(小名)一起去贵阳。我们的计划从中秋没开始时就开始酝酿。
当然之所以选择贵阳,一来因为工作的同事说贵阳气候甚好,二来我们想去一个人不扎堆的城市。贵阳地处西南山区,可能是这辈子都很难踏足两次的地方。因为它的独特,所以想要到那里寻找一个不同的世界。
时大雨是我初中以来的好朋友。我曾言她是我生活中难得的开心果,我的内向刚好和她的外向互补,但和她一起玩得时候我还是放得很开,仿佛另一面的我被打开。是的,不可否认的是我在深圳的生活太压抑孤独,因此,不管怎么说,为了心理健康或是逃避,我都要和她一起去到某个和深圳气质不一样的地方,寻得短暂的逃离。
等了一个漫长的9月我才得以出发。
10月1日
还没出发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去贵阳大吃一番。忧郁归忧郁,可我对食物却依旧满怀期望。
十月一号出发那天,我在广州至贵阳的高铁上站了5个小时,那5个小时好漫长。明明高铁很快,但我还是觉得每分每秒过得好慢好慢。车窗外,一片漆黑,5点多到10点,一路经过很多很多个隧道,我知道我从海边去到了一座山城。多山手机无信号,我湮没在呼啸而过的孤独里。我无比期待终点,贵阳北站。
到达贵阳北站时,温凉的空气迎接了我,让我觉得无比舒服。而时大雨也在一路赶来接我。我站在地铁一号线入口等她一起回去青旅。
时大雨从人群中向我跑来,她穿着深蓝色的篮球运动服,脚穿拖鞋。果然是随性的她呀。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回去的路上,她跟我说她做了美甲,给我看她的指甲颜色。她说适合活泼外向的她。那一刻我真觉得一个女孩的人生充满希望和美丽的风情。她还和我聊起她的猫咪叫“小亚”,我笑说:我以后要养只狗,小狗名字叫“时大雨”。虽然相隔一年未见,可我们依旧感觉熟悉,丝毫不会陌生冷漠。
那晚住在青旅,我们聊了很多,涉及到护肤美妆、人生规划、工作学习、家庭情况、健康情况……我都不知道原来说话可以说那么多。
10月2日
10月2日的贵阳下起了微雨。不算晴朗。这个叫“秘密花园”的青旅很漂亮,养着好多只猫咪,有个婆婆一大早起来做饭,最好的是还可以洗衣服,晾衣服。匆匆起床,时大雨给我化妆,我给她拍了几张青旅照。然后一起出发去贵阳的小街吃早餐。
贵阳公交需要零钱。这点着实麻烦。幸亏机智的我带了几十块的零钱。贵阳小吃很多,每个我都想尝试。路上一个男人在用木杵敲打着糍粑,一个女人在张罗着卖。仅仅买了3块钱的糍粑,就让我心满意足,糍粑的口感甚好。我爱贵阳的美食,更爱它亲民的物价。
贵阳的每一处都有新奇的事物,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食物引诱着我。那里的人热情,冲着你笑,给你细心的解释。肠旺面是贵阳的特色小吃,口味酸辣。除了面,那里的酱菜也分外不错。
吃完肠旺面,我们就开始了对贵阳的探索。特别要说的是贵阳当地产的一种薄荷味的矿泉水味道很清爽。贵阳的大街不算干净,有着巨大的起伏,我也终于理解为何贵阳没有共享单车。贵阳四周可见到山,地下通道发达,一不小心就会绕晕。除此之外,贵阳少了一线城市的车水马龙,我们去到的商场人流极少,要知道这可是十一假期啊。在逛商场的时候,时大雨带着我去蹭了美妆店的散粉用,我觉得很尴尬,她则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我很佩服她这样的勇气。
一家颇有古风的奶茶店吸引了我,奶茶店的名字叫“本宫的茶”。点奶茶的时候,时大雨提议我们剪刀石头布,谁赢了喝绿茶,谁输了喝红茶,我欣然同意。我在想奶茶店主会不会觉得我们很傻很傻。但是奶茶真的很好喝。外向的时大雨当即说:“老板,你的奶茶真的很好喝,我们会为你宣传的。”老板莞尔一笑。
喝完奶茶,我们又去品尝了贵阳当地另一小吃,冰粉。也是一样酸酸甜甜的口味,但是颜色很好看,吃了后心情会变好。
吃吃喝喝之后,我们开启了黔灵山之旅。因为想去看猴子。
黔灵山很多人,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人山人海的感觉。好玩的是还需要5元门票,时大雨因为还没毕业,门票打半价——2.5元,把2.5元拿在手里的时候,觉得很是神奇,好久没见到真实的2.5元。
进公园之前,我们在路边选购了水果。这里的水果价格比一线城市便宜了不知多少,它们把水果分类放在叶子做的兜里,新鲜的水果颜色艳丽。我们可以试吃,买了个大石榴,石榴籽也可以吃的那种,一点也不酸,买了枣子,甜甜的脆脆的。还有贵阳的八月炸,一种我第一次吃的水果,籽又苦又涩,贵阳人却说吃了好。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贵阳人的口味十分独特。比不得我的家乡,中国的中部地区,口味也是综合来的,不够酸、不够甜、不够辣、不够鲜,徘徊在中间,快被遗忘了的口味。
进公园时恰逢中午,我们在路边一家店品尝了贵阳又一特色食物——丝娃娃。曾在电视上看过,说贵阳的女孩都喜欢丝娃娃,对此我很想一探究竟,百闻不如一吃。进去后我们围坐在塑料小板凳上,一条长桌上摆满了配菜,一碗一碗的,有黄瓜丝、胡萝卜丝、面、豆芽、蕨菜等等。老板说15块钱20张(记不清是20还是30了)丝娃娃面皮,放在小盘子里,再给你一碗放了贵阳特色鱼腥草的蘸水。吃法很简单,把配菜放进丝娃娃面皮里包起来,再浇上蘸水,一口吃下。当然很多人也会在丝娃娃里放烤肉,老板家不仅卖丝娃娃,还卖烤串,小小的。一块钱一串,也可以放进丝娃娃里面去。
我俩第一次吃,才发现包丝娃娃看着容易实则很容易破,特别是加了酱汁之后。我很仔细地包,不敢加太多配料,却还是会有汤汁流出来。时大雨则根本放弃,不管什么包丝娃娃了,直接吃配菜蘸酱料,简直笑死我了。对面的贵阳人看着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两人太笨了?我仔细观察他们,男孩子包得都比我们好得多,更别说那样贵阳女孩了。那是贵阳女孩独有的精致,虽然地处西南,她们还是有着南方女孩温柔一面,和北方女孩的豪放大有不同。
吃完之后我们就一起进到公园里面了。公园很大,有索道可走,我们因为下午需要赶高铁去凯里,所以没有上山。主要是为了一睹猴子的风采。公园里有人在唱着上个世纪的歌曲,虽然不好听,也围着一群老人小孩。我和时大雨来到一个小小的山腰处,想要探一探山上的景致,可我总觉得会有蛇出没。在山腰的地方风都是凉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漏出来,随着树叶的摆动一晃一晃的。
从山腰下来的路上我们在对面的一座山上看到了猴子的身影,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猴子时,我总想起《老友记》里罗斯的猴子。我们匆匆往对面的山赶去。殊不知大家为了看猴都拥挤到一起了,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了。挂在树上的喇叭反复播放着注意事项。不得不说这里的猴子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它们离人群那么近,甚至敢与人类面对面,不管你给它什么食物它都伸手接住,有时候还会抢。这里的猴子真的早已懂得生存之道,作为聪明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知道人们的意图,不给食物就龇牙咧嘴冲你凶。公园的沿途贴着警示牌:不要离猴子太近,最好不要招惹带小猴的母猴。它们真的会误伤人。
看了猴子,我们就匆匆离开了公园。也没能爬到山顶一睹贵阳市的风采。从黔灵山公园回来,返回青旅拿行李去高铁北站,顺道去了贵阳市博物馆。展览的主题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变迁。在博物馆闲逛的时候,才发现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得其实很好。
下午4点多,离开贵阳,各自乘坐大约50分钟的高铁于晚间到达了凯里。而凯里也就是导演毕赣的家乡,也因为毕赣的电影《路边野餐》为人所知。在凯里的第一夜入住民宿“依云美镇”。这件房间着实让我们惊喜一阵。在凯里的第一夜晚餐出去吃了酸辣汤底的旋转火锅。
深夜的凯里就像个小县城,有着昏暗的寂静的街道。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住处,突然间陷入了平静。时大雨坐在下铺的床上,我坐在楼梯上看到她眼角泛泪。她在北京过得并不好,生活压力太大又孤独,她说晚上会失眠很久,失眠的时候就坐在阳台上独自流眼泪,她说她不知道她原来可以有那么多眼泪。我告诉她生活会好下去的,爸爸妈妈身体会好好的,弟弟妹妹会继续升学长大和你一起减轻家庭的压力,她的男友也会理解、支持她。我们曾经见证了彼此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如今大学毕业后的岁月,在我看来,她依旧乐观向上,我也坚信因为她足够努力会收获生活的馈赠。
时大雨问我:“亚亚,你平时都看什么哲学书啊?可以推荐给我吗?”而我也会不止一次问她:“时大雨,你用什么化妆品啊?可以推荐给我吗?”诸如此类。我们生活轨迹并不总是会相交,倒是常分散在各方,每次谈话,于我和她而言都是收获。这就是所谓朋友的意义吧。
10月3日
10月3号一早,我就感冒了。喉咙干痛。这让我特别不愉快。
我们本来打算去到凯里的西江苗寨。买早餐的时候一个当地人说,不要去那里会很坑,结果我们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去到当地不远的苗寨风情街和盘古寨。后来想想,其实去了西江千户苗寨反而可能会看到更加独特丰富的苗族风情吧。
我们坐上当地的公交,公交破旧,却格外的拉风,有种坐上拖拉机的感觉。路上行人少车少,公交车一路驰骋,窗外闪过一棵棵金黄的银杏树,自由感从心内慢慢升腾起来。我们仔细观察公交车上的人,有盘着长发的苗族妇女,有凯里当地的居民,坐在我对面的大叔带着两筐小番茄,颜色可美了,虽然没吃到,却觉得口味一定棒极了。离我们不远有两个凯里的小孩,姐姐和弟弟,我发现姐姐和弟弟的睫毛都很长,姐姐急着想下车,一直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下车,弟弟老老实实的,手紧紧扶着栏杆不说话,我看他一眼,他也偷偷看我一眼,却不敢和我说话。他的眉眼十分可爱淳朴。凯里一样多山,山不高却连绵,不知道这山要绵延到何处,山上和山那边有没有人家。
到达苗寨风情街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简直就是无人之地啊。真的没有人,店铺大多关门,游客也许就我们俩。苗寨风情街是一层一层往上走的,到达最高处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建筑,讲述着苗人的故事。
刚逛风情街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卖草药和苗绣的奶奶。我们被她做的苗绣吸引了。她绣的苗绣是一颗颗爱心。五颜六色的挂在一根竹竿上,凑近一闻,散发着香气,特别好闻。那香味丝毫不会让你觉得刺鼻。我替自己和妹妹各选了一个,时大雨也选了一个,事后才想起忘记给她男朋友选了。卖苗绣的婆婆说着我们不懂的语言,我们说的话她也不懂,经过几番波折才付钱成功。奶奶很高兴,我想可能也只有我们俩买了她的苗绣吧。买完苗绣,我把它戴在脖子里,意外的和我那天穿的上衣很搭。而时大雨那天穿的上衣本来就有3个大爱心,加上那个苗绣就有4个了。
带回来挂在门上,每天开门关门还能闻到它的香味。
我们漫步在无人的街道上,才发现街上开的大多是药店。说着苗医神术的故事,但我总会觉得有些神秘,有如古老的苗族故事还有谈之色变的蛊毒。风情街上的建筑有着特殊的苗族特色,有朱红色的栏杆,高高的屋檐,二楼则有着伸出来的栏杆和靠椅,可以坐在那里眺望远方的山峦。
爬上二层的时候,我们去到了一家店铺的门口。店铺的门紧闭着,门外却布置精美,还有两个晃椅(我不知道要怎么称呼它),我们各自坐在晃椅上,感受着风徐徐吹来。空旷的视野,寂静的街道,我们俩都觉得此行太值得了,比起那些在断桥上拥挤的人来说,我们简直去到了天堂。我说:“我感觉自己可以在此地修仙。”我问时大雨喜欢什么花,她说喜欢桂花和月季花,我说那你就是桂花仙和月季花仙。“你呢?”她问我。“我就是桃花仙。哈哈哈。”那一刻真的感受到了所谓闲暇的意味,所谓远离尘嚣的美好。
临近中午我俩都饿了,可风情街简直太不像个街,因为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街道入口贴的一张纸上写明了原因,商家都回去过十一了,他们也要放假。放松的凯里人。
我们离开风情街去到更高处的盘古寨找吃的。遇到一群苗族女孩在举办盛宴。她们穿着粉色的苗族衣服,头上手腕上耳朵上都有银饰。她们很开心,一群人合影就合影了许久。时大雨跟其中一个苗族妇人说她穿得十分好看,苗族妇人笑着说,这些都是她们参加重大活动时的盛装。我和时大雨很是羡慕,因为我们很想穿上苗族服饰体验一下。这也是此次旅行的遗憾吧。
说到凯里当地的食物就必须得说酸汤鱼了。大中午的,凯里当地的气温也高了起来,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饭店解决午餐。饭店的名字和鹿有关,门口还有只梅花鹿关在笼子里,其实我挺可怜它,美丽的小鹿眼里尽是孤独。没错,打开他们家的菜单才发现,他们食鹿肉,喝鹿血。真有些吓到我了。可转念一想,在《红楼梦》里也有一节说到大观园里的男男女女在雪天围炉吃鹿肉的场景,也许吃鹿肉是很正常的饮食文化现象吧。还好,凯里人并不介意我们露出的吃惊的表情。但我不会吃鹿肉的,我们果断点了酸汤鱼。
酸汤鱼最好的部分是酸汤。汤里有番茄和辣椒,汤色红红的,很诱人。至于鱼则是稻田里养的鲤鱼,又叫稻花鱼,因为它们是吃稻花长大的。兴许是在广东待了几年的缘故,我吃酸汤鱼觉得很辣。搞不清楚还以为在吃麻辣火锅。鱼肉很鲜美,汤泡饭吃起来很下饭。因为一锅酸汤鱼太大,我俩吃了很久也没吃完,而且各自吃得饱饱的。可以说很值得一吃了。
吃完午餐,下午的行程我们则选择了凯里学院。我没想到凯里市还有个本科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山里,不算大。因为十一放假,学校里的学生并不多,一走进凯里学院就闻到阵阵浓郁的桂花香。学校的校道上种植了许多桂花树,开得很热烈,香味浓郁。我们走在学校里的时候,偶尔会遇到几个凯里学院的学生,看到他们再看看他们的体育馆、图书馆、教学楼、食堂……我和时大雨就各自想起自己的大学来。自打六月底毕业以来,我都没去过学校了,学校的生活渐行渐远,我是该羡慕凯里学院的学生呢?还是该张开手拥抱毕业后的生活呢?我很迷惘。
凯里学院里的店铺卖的东西物价依旧便宜,不曾想到,在遥远的西南城市凯里,还喝到了熟悉的奶茶,益禾堂烤奶。海大学生的记忆里都有益禾堂吧,那个开在小吃街的奶茶店总是很多人。
我和时大雨因为逛得太累去到了凯里学院的图书馆。那里的图书馆管理员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告诉我们图书馆不能进去。没办法,我们只好坐在图书馆外的一个地方,好在那里还不错。因为一天走下来太累,我们都略显疲惫,坐在那里一起听听歌,写写东西。不时会有学生过来,他们说着考研的事情,十月了,凯里学院考研的学生也开始紧张起来了。
暮色渐浓,我们离开了凯里学院。
而我的凯里之行也将随之结束。
10月4日
4号中午我和时大雨乘坐火车离开了凯里。去到的凯里站,很小很破旧,一个站台排着长长的队。凯里站让我仿佛回到了80年代。
下午时分,火车到达贵阳站。我们一起去选购食物。一瞬间,我们又感受到了烟火气。我们在这里度过的时间并不长,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很难说喜欢这座城市,更难说理解了这座城市的文化。
不管是来之欣喜还是走时疲惫,我在乎都不是这几天过往全部人生,我在乎的是此次旅游的点滴会值得我一生去回忆。
我喜欢贵州带给我的惊喜和它那份平易近人的烟火气。和朋友一起旅行,尝遍旅行中的酸甜苦辣,何尝不是旅游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