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把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我理解的这首诗是下面这样的。
随着夜幕降临,明月也悄悄地挂上苍茫的夜空。可是,明月是从什么年月开始出现在天空的呢?我今天就停下酒杯来问一问它。
人想要攀到明月上是不可能的,而明月却一直跟随着人行走。
皎洁的明月如同悬挂在天上的镜子,月光照射在宫门上。等那一团遮挡明月的乌云消散后,它清亮的光辉又重新照射人间。
我只看见明月傍晚从海面上升起来,晨晓时分又消失在云中。
那只小白兔在明月之上捣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嫦娥孤单地生活在明月上,她能与谁作邻居呢?
今时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明月,但今时的明月也曾经照耀过古人。(所以,今时的人是能见到古时的明月的,因为它就是现在的明月。)
古时的人和今时的人,像流水一样在世上来来去去,大家看到的明月却是同一个,它亘古未变。
我只祈愿在唱歌喝酒的时候,月光能一直照在酒杯中。
我折服于李白的宇宙观,感叹伟人就是伟人,他们总是善于观察,能思考得更多,更深刻。
这样想着,天空中的明月也更加伟大,更加浪漫了,它曾经照耀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这些伟大的人物,在夜晚跟随过他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