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时间管理,事情未完成时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只知道自责,却不懂为何磨蹭拖拉,今天看到一本书《永远跟拖拉说再见》,这本书是帮助孩子以及我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磨蹭拖拉的对策,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首先从拖拉的根源入手,把拖拉的根源分为两种:
第一种,激进型,自信能在压力中做事
1.缺乏紧迫感,通常高估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只需要最后一点时间就可以完成,例如要写一篇文章,我觉得一个小时可以搞定,就索性把这一小时的写作时间安排到晚上,过高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写篇文章我可能要花费1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所以晚上常常会觉得时间紧迫,有点力不从心。
2.抵制和抗拒,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无所不能,亦或因为不喜欢或别的原因,没有动力,能拖就拖,甚至是拒绝做这件事,觉得更没必要去做,进而造成了这件事情一拖再拖,你也没有完成。我们认为很简单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正因为简单,我们便不会重视,觉得很快就能做完,于是便将这件事情拖下去,非要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去做。
3.缺少自制力,不能安静下来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经常被自己的情绪控制。太关注自己手机app的推送以及微信消息,时间就这样流逝了。
第二种,逃避型,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迟迟不敢去做,
1.没有自信,不知道事情怎么做,总觉得自己会做不好,反而不愿动手,心里觉得反正也做不好,也不会做,那干脆就不要做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省精力。
2.感觉不堪重负,感觉这件事情对自己来说太难了,压力很大,行动起来没有动力。在心里就给自己定义了,自己完不成,对自己来说太难了,压力大,不愿尝试。有点儿困难的事情,更是迟迟不愿意行动。
3.没有主次之分,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经常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反而需要处理的事情一拖再拖。
两种根源反映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总为自己找借口,借口如下,
1.做这件事情太花时间了,没必要,算了吧不想做。
2.这件事情还早得很,还有很多时间去做,不急,到时候再说吧。
3.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不值得自己花时间去做。
4.这件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干嘛要去浪费时间呢。
5.这件事并不是今天必须完成,明天也可以,等明天再说吧。
6.这件事月底完成,现在还早呢,不急,
等等等等,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