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机会,自己也积累了与每个机会相匹配的能力,却发现反而迷茫了。这个机会也想要,那个机会也不舍,单个来说,每个机会都是充满了诱惑,都可以做成企业的主业,然而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相对有限,不可能全面出击。就像走到了三岔路口,不知道到底走哪条道了。在这个困惑的状态中,企业就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战略定位了,如何思考?
如同考场上的考生,面临这一个多项选择题,乍一看,每个答案都对,都想选上,但是答题的规则是多选一项,少选一项都不得分,于是,这个时候就迷惑了,到底是哪个更准确呢?如果要知道标准答案,那就从一下的解题思路开始。
1.为什么来,不忘初心
回归公司创办初期时创始人的出发点,为什么要创办这家企业,是为了解决自己和合作伙伴的什么问题,是解决人民群众哪一方面的需求,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或服务是怎么获取用户的,不断地追问自己初心,并把初心简化成一句话,也许这句话就是你的使命愿景和公司的根本出发点。绝味鸭脖就是“辣”,出发点就是满足务工人员的感官刺激,唤醒对麻木生活的直觉;沃尔沃的出发点就是“安全”,以人为本,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海天酱油的出发点就是“鲜”,调出美味生活。
2.为何是我,长板在哪
我目前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在产业链中处在哪个环节,是不是没有我,整个行业就断了一环,或者效率将大打折扣。我的什么优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让我能够走得长远。找到优势,就要不断地把优势做到更优,充分发挥自己的长板。一些短板或者中板,可以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解决。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或研发,或品牌,或营销,或物流体系,不一而足。每个企业都要扬长避短,发展成为行业内最具差异化的企业。学会取舍,短板可能我投资相对更多的资源精力也做不好,那么不妨收缩战线,集中优势兵力寻求重点突破,把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越练越厉害,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一根针捅破天”。
3.我要去哪,赢战未来
想好自己要到哪里去,自己有哪些核心资源和能力,不一定要做成各个行业的“整体方案解决者”。你或许制造体系最优,那就可以走富士康的道路;你是死磕创新,对创新的要求达到了极致,那就走苹果道路;如果你最擅长的就是服务,用心服务,让每个顾客来一次就忘不掉你,你就走海底捞的道路;如果你是单品爆款的生产企业,那就融入小米生态圈。企业需要看清未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行业分工网络中细分领域的绝对控制权,这样才能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多地引领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以后将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剩下的就是“不忘初心,增强长板,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