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来说,吃一碗盖着红红的油辣子,和着油香,带着蒜香的油泼面。就如人饮水一般正常,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刻在基因深处的记忆。而一辈辈的老陕,吼着秦腔,和着“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古朴歌谣,征战四方。而最能代表家乡记忆的可能就是蹲在家门口,捧着比脸还大的碗,吃下去的一碗碗“然面”。
老陕的面千变万化又独具匠心。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秦岭北麓,渭河山系以南的八百里厚土,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化成就。而与升斗小民息息相关的无非“食”之一道。得益于小麦的悠久种植历史,小麦这种曾经的五谷之首在老陕手里展现强大的创造性。数不胜数的面食,在这里走向世界。腊汁肉夹馍的白吉馍,宝鸡擀面皮,油泼面,菠菜面,biangbiang面,浆水面,岐山臊子面,蒜沾面,泡馍,锅盔等等一系列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面食,共同构成了陕西面食的文化。
西安的本土音乐人——曹石,在自己的歌曲《陕西美食》里大略写了将近四十种的陕西美食,把美食嵌入自己的歌曲里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将数量庞大的美食嵌入一首五分钟的歌曲,考验的不仅仅是音乐人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多的在于所写的美食是不是有那么多的数量来支撑完一首歌的时间。可喜的是老陕的美食,或者说老陕的面道禁受住了这次考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老陕的面食着魔,亦或者爱上这传承千年的面食江湖。作为一个关中人,与荣有焉。
好似浮生三千,吾爱有三一般。最爱的还是那一碗biangbiang面了。“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这就是每个关中人孩提时代都会的“biang”字谜语。但其实这个字也仅仅只是古老的康熙字典曾收录过,即使如此也深刻的代表了老陕文化。
Biangbiang面薄了不耐煮,厚了也让人嚼的费劲,考验的是擀面人的水平。不薄不厚,下到锅里,大火煮上几滚,洁白的面条矫若游龙的翻腾在锅里,上下翻飞间。瞬息之间,笊篱捞出,盛到大老碗里,配上几颗翠绿的青菜,佐以葱蒜,浇上老陕的灵魂代表油泼辣子。搅拌搅拌,一筷子挑起一根面,放进嘴里吸溜吸溜的吃,即使发出了不符合圣人教诲的吃饭声音,也无人嫌恶。毕竟嘛,多少年来,老陕人吃面都这样,吃的嘴角流油,嘴唇发红,满嘴的葱蒜香,满天大汗。吃的是痛快,吃的是刺激,吃的是酣畅淋漓,吃的是天下间最豪迈的关中汉子的豪情。一碗老面下肚,再来一碗化原食的面汤。这里讲究的是一个“溜缝”面汤很好的将填充在胃里的面之间的缝隙填满。滚肚溜圆。这就是关中人的秉性,这就是老陕人的风采。
与其泛泛地谈论什么是老陕人的面道,不如去一家馆子里自己去吃,自己去感受,这一片皇天厚土间的风土人情。这一碗碗面承载的关中人的不善表达的愁肠百结。独自在外求学的人,夜深人静时偷偷想起家的间刻,万千乡愁都化作了一碗酣畅淋漓的老陕面。当西北的朔风刮过这一片厚土时,风中还飘荡着“赳赳老秦,复我河山”的歌谣,随风远去的还有一碗碗饱含着香气的老陕面。这就是老陕面道,这就是我所深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