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女今天突然对我说:“姑姑怎么你文章写得那么好呀!”
我大吃一惊:“好么?”每天拿出了吃奶的力气更文,还是觉得不尽如意。
“嗯,特别是《无罪推定》。”我张大嘴巴坐在那里,没法不更吃惊。
“但是你没有写完,你怎么可以挖了坑不填呢?”小侄女怪我。
“啊……”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无罪推定》是我一时兴起写的连载小说,但是涉及深奥的法理知识,写着写着觉得心力憔悴,干脆断更,因为有种无力感始终贯穿在抒写过程中。
“就是写着写着觉得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写了。”我想了想说道。
“你推倒了你原本的文风去写小说,肯定会累啊!”
我恍然得连连点头,分析很到位,小侄女14岁,不知怎么懂那么多。
只要是稍有感悟的随笔,一口气写一两千字没有问题,而小说要构思情节和事件,还要挖坑,就有点难为我了。
《无罪推定》是写一个男孩被强迫开枪杀另一个男孩,而另一个男孩之前已经中了三枪,实际上在男孩开枪之前就已经死了。
问题是法医无法判定另一男孩是在第几枪死的,也就是说男孩开枪打的是死人还是活人,是死人就无罪,活人就有罪。
主人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场,主人公是一名律师,开枪男孩是他之前的朋友,能不能挽救男孩就看律师的本事了。
《无罪推定》并不是以我国律法为背景,我想参照西方法庭辩护的方式去写,越写便越举得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
小说的深度就是作者的深度,当一个人并没有什么才学,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时候,是写不出好小说的。
如果要写好《无罪推定》,我想还要更钻研多一点律法知识,或是写作方面铺设和挖坑的技巧。
今天忽地被侄女这样一激,让我重新记忆起当初萌动写《无罪推定》的灵感,口口声声向侄女保证:“我回去一定要好好更新,把结局写出来。”
侄女不轻易夸人,有几次我问她:“你发现姑姑瘦了没有?”因为有好几位朋友都说我瘦了,我想再在侄女面前证实一下,哪知道侄女只翻翻白眼:“我不觉得。”
我好气又好笑:“你不能夸夸我吗?”
“我从不说假话。”一脸不屑的样子。
从此认定侄女对我这个姑姑不感冒。
今天被她夸奖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难道我对我自己的文字水平要重新估量一翻了?也许我已经慢慢变好,只是自己不知道?
不过倒真的勾起重新更新小说的激情,也许我缺的只是被人肯定的动力,而不是学识。学识可以补充,动力却需要外在推力。
记得好几本关于写作的书,都说要事先搭建构架,先把骨骼建起,再慢慢往里面填血肉。我是在《无罪推定》的骨架都没设定好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了,难怪更不下去。
明天的日更我就重新搭起《无罪推定》的骨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