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一词古代指什么?
清·昂孙《 网庐漫墨》:
今之稍有资财与稍有声望者,人必呼其女为小姐,若以为非常尊贵者。其实 小姐乃贱者之称。《玉堂逢辰录》:“营王宫火,起于茶酒宫人韩小姐。”是小姐者,宫婢也。《夷坚志》:“傅九者好狎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又:“建康倡女杨氏死,现形与蔡五为妻,一道士仗剑逐去之,谓蔡曰;‘此建康倡女杨小姐也。’”是妓女称小姐也。惟陆次云《湖ヂ杂记》载有银瓶小姐字样。余以初意推之,宋时实有小籍之称。《嫩真子》云:“文枢密所居私第名东田,有小姬四人,谓之东田小籍。”疑籍即“籍录”之籍,无论官妓家妓,必有簿籍载之,因呼其稚者为小籍。小籍之为小姐,盖声之转。而银瓶小姐,疑非岳武穆女,当为岳氏之小籍无疑。然满清以前,如宋周密《癸辛杂识》,元郑元祜《重建精忠庙记》,明张应登修《汤阴县志》,田汝成《西湖志余》,皆称银瓶娘子,或银瓶女,并无小姐字样,于此可以见二字之不典矣。
元尚按:曾有一个流行的段子,说小姐古代是尊称,现代变成了贬义。清末民初人昂孙的《 网庐漫墨》对此考证颇详。因书中言及民初事,故我觉得此书作者当在清末民初,而不是网上所标的“清”。不过词之一事,情况颇为复杂。一个词在历史上并非仅有一个含义,并非仅有一种感情色彩。某一个词兼有褒贬两义,如“小姐”者应该不少。词的含义全看使用环境。小姐用作尊称的事例,现实与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无须举例。
词的指称往往是,大体范围一定,而具体感情色彩,则取决于使用时的情境与使用者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