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收到的第一份祝福,我没有兴奋只有无奈。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给我发了一条祝福短信,是别人发给她的,她又转发给我,结果把别人的名字也一起转发给我了。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以前看的一个故事: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考试时抄袭别人的试卷,结果把别人的名字也抄袭过来,考试成绩公布下来,他是零分。他一脸懵逼:不服!明明自己都写完了呀!怎么会是零分?查找试卷,果真没有自己的名字,不过有一份试卷是自己的手笔,却写着别人的名字,无语了。
10年以前,我们那时刚刚使用手机,新年祝福那是字斟句酌,深思熟虑,绞尽脑汁地想出来能代表我心声的真诚祝福。每个字,每个标点我们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有错别字,唯恐用错标点,唯恐我们的心意对方不能收到,总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感觉还行才敢发出去。
发过去的是文字,带过去的是心愿,真心实意祝福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健康、快乐!收到信息的那一刻,心里也是满心的欢喜。总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心里都是满满的兴奋、甜蜜、幸福。
可是现在收到新年祝福语怎么就没有哪种感觉了呢?今天是大年初一,天没亮鞭炮声此起彼伏,信息声也是不绝于耳。打开看看好多都是不认识的主,几乎都是群发。一样的图片,一样的配音,一样的文字,看不到真心实意的祝福,看到的只是走眼不走心的内容。
打开微信,几乎每个头像上都有一个红红的像太阳一样的小红点,像是在招呼你“点我呀!”。我现在都不敢随便点了,如果是我经常联系的朋友或者同学,我会很慎重地点开,会认认真真地把祝福语读一遍。然后在认真谨慎地回条祝福。对于那些群发的祝福,我一般会礼貌性的回一句“谢谢!新年快乐!”有种“用手不用心”的感觉。
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传媒的不断升级,手机的功能是越来越全。自从群发神器的出现,手指一戳,信息就像一颗炸弹,扔出去覆盖一大片。你是省事了,可是心情没有了;速度是快了,可是温暖没有了。
昨天我和儿子吃饭时还在讨论这个事,他说他的微信好友里有四百多人,手机不停地在提示新信息,他说如果每个人我都句斟字酌地回信息,我不得累死呀!我才不要用那种古老的方式!只有你们这些中年人才会用那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对于我们那种方式我们早out了。
我很不赞同儿子的观点,那也许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处理事情快餐方式。我个人认为,祝福还是发自内心地表达更能体现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祝愿。常说“言为心声”,你转发的都是别人的“言”,何来你的“心声?”
每个人打开微信,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微信好友,其实真正让你字斟句酌,拼尽脑汁写新年祝福的恐怕不会超过30人,这30人是从那几十几百微信好友里筛检出来,能和你经常联系的亲朋好友、闺蜜、也许会是领导。
为了这些割舍不断的亲情,为了这些长久的友谊,咱就动动脑子,抬抬勤劳的手,发自内心地写出走眼又走心的祝福吧:春节快乐!永远幸福!一切顺!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