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报告的写作
昨天小渡成长学院的第二次督导课——写作的能力。韦老师用自己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写作的重要性,写作的内容,帮助大家克服写作的卡点。并对上次的作业进行了点评,再一次领略到的不是犀利,而是韦老师的真诚!突然想到自己刚刚写作个人成长报告的经历。
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自觉写作能力可以了,为了早日拿到证书,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第一次写作,虽然选好了素材,但是个人成长报告写成了家庭文化动力,所以在写职业行为分析的时候,总觉得是两张皮,融合不到一块去,感觉既给个人无关有个专业无关,前言不搭后语,当时发给君玉主任看,主任说个人成长史多写一下个人并注意格式。
第二次洋洋洒洒又写完了,发现自己学习的理论没用,就是一步简单的成长过程,职业规划不明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自己也不清楚,确实学习心理学自己成长了,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在心理学的道路上到底要做些什么?这确实没有考虑清楚,因为做的不多,不敢下定义。这次自己就觉得不行,确实不知道用什么理论来支撑自己也不知道职业生涯。
两次下来,我觉得写作确实不易,我来到了论文答辩教室寻找灵感,正好看到了同行的答辩,原来,心理学应该和职业结合起来才有用武之地。上网搜了搜格式,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这次,君玉主任(一个小姑娘)发现了我的进步,给了我勇气把报告交了上去,我发给了余小洁导师,余老师接着就约好了答辩时间。
虽然论文出自自己之手,我还是感到紧张,不知道八分钟的讲述重点在哪里,还好,余老师的及时提醒让我从回忆中醒来,超时一分钟完成了阐述。接下来,余老师的问题切中要害:从事心理学讲师方面重点在哪里?如何实现教学相长,你做了什么?在一问一答中,当地的心理学市场及个人优势便被发现,接着,指出了报告的结构调整和内容补充,让我对论文的修改有了明确的方向。
作为老师,写作是经常的,写总结写反思……从来没有人说你的总结、反思有没有到位、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只是例行公事充实个人档案而已,好久没有被修理过了,如今被修理一顿职业生涯规划完成了,感觉好舒服,好轻松,好明朗!
小渡预科班,两节课,我已感到这个导师团队的真诚和力量。督导督促引导,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