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青年和Q姑娘是隔壁邻村的,两人都在一家食品厂上班。基本上天天一到来一到去,两人年龄相仿,渐渐的,便互相有了爱意,并且很快地擦出火花。
Q姑娘快人快语,性情刚烈,泼辣直接,是那种有主见并且不容商量的人。这一点,让K青年感觉受不了。终于在一次争吵过后,两人还是分了手。
让K青年意外的是,很快的,分手之后的Q姑凉立马就结了婚,对方是一个很本分很憨的老好人,除了干活,不会去想别的心思,这个男人,倒是很适合她的。
过了两年,K青年也成家了。这段人生经历,就如翻书一样,过去了。
一晃十来年,K青年已是不惑之年的稳男了,对那段感情也早已没有了感觉。有一天,在下班的路上,他遇到几个放学的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白白净净,小嘴鼻子有点翘的十三、四岁的女孩让他觉得好可爱,感觉很特别。
“你是谁家的孩子”?他上去看着她问。
让K意想不到的是,女孩说出来的名字让他颇为诧异,这么巧?原来这女孩的妈妈就是他那个性情刚烈的初恋。
从这开始,K的意识似乎出了问题,女孩白净的长脸,小嘴翘鼻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在大脑浮现。他天天有意识的在路上“遇到”小女孩,仔细看看一阵,再回家自己照一番镜子。
太像了,他觉得这个女孩真像是自己的孩子。
突然接下来几天,他再也没有“遇到”小女孩,他问她的同学,结果是她妈妈每天接送上学放学了。
K不敢去学校,他明白这个社会扑捕风捉影的杀伤力。他也不敢去问Q,他知道她那刚烈的性格只能让他落荒而归。
他似乎明白了她为什么一分手就闪电结了婚。她没告诉K,她已经有孕了,她是不会低头的,但她也需要给孩子和自己一个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站姿。
可能是她发现了自己和孩子在接触,便亲自接送。K认为自己的推理是合理的。这符合她的性格。她也绝不会承认孩子的真正父亲。
K想到了亲子鉴定,可又恐惧有可能成为的事实,他犹豫着。
W开着一家小型的稻米加工厂,属于那种刚刚够温饱的。可能是因为其貌不扬,加上这年头女孩子在家的不多都在外地打工就业,又或许是其人板板纳纳的,总之,三十多岁了,还没找到对象。
嘴上不说,心里自然是望眼欲穿,做父亲的,四个字,心急如焚。
忽然这么一天,有人提媒来了。说是河对岸有一个姑娘,常年在外面打工,年龄也不小了,三十多岁,父母不想女儿远嫁,就想在门口找一个。
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双方就见了面。
姑娘高高的个头,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辞吐舌已经完全城镇化了。不过这没关系,姑娘说,不想在外面漂泊,想叶落归根,找个好人,安安分分好好的过日子了。
女方家没提什么苛刻的条件,事情很顺利,两个月不到,剩男剩女洞房花烛。
年龄都不小了,兵贵神速,可以理解。
婚后七个月,诞下一婴,女娃。虽然是早产,但女娃很健康。这都无所谓了,总算成家立业,添丁进口了。
可是接下来,情况就不对了,妻子要离婚。理由是:性格不合,没办法在一起。
妻子要离婚,W是阻挡不住的,他她不在一个级别,他没有力量来控制局面。唯一的要求是,孩子归他。
她同意了,她居然同意了。这,让他感觉欣慰,妻子走了,但他还有一个女儿。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女儿带来的欣慰渐渐的形成了一幕阴影笼罩着W,而且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浓厚。
因为W隐隐约约感觉村子里在议论,孩子不是他的。
众口一词的版本:她在外面打工,搭上了某个有家室的富豪,怀孕了。她想把孩子生下来,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又不能让孩子背私生子吧,于是,导演出一场漂白的婚姻游戏。她成了他的妻子。
这个有点剧情,也有点离谱,他不敢相信,更是不愿意相信,他想去做亲子鉴定,因为,只有亲子鉴定才能破除这些猜测谣言。才能去除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
或者?假如?
他不敢想,他真的没有那个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