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是植物生长的沃土,也会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森林中的一些生物种群,由于长期生存在恶劣环境中,也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病虫害是指具有生命威胁,不适宜其生长受到阻碍的生物群体。通常是指对林木健康、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一类生物群。在我国林业生产中,由于林业资源丰富,且树种众多,导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森林病虫害,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生态平衡、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绿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城乡园林绿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园林树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来说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森林病虫害有关。据统计显示,林业病虫害对树木的伤害在80%以上,甚至达到90%。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森林病害以及虫害对树木产生的影响以及危害。由于森林环境的相对复杂性和稳定性,森林病虫害管理不同于其他可再生资源产业的病虫害管理。这种复杂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的天敌动物群,它们攻市大多数森林害虫。[1]
因此,在对森林虫害和病害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我国林业生产以及生态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林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和建设,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具有密切关系。森林病虫害是指发生在森林中的有害生物和病害,主要包括植物性害虫、螨类以及其他昆虫等。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引起林业病虫害的原因有很多了,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人为因素如人类的种植行为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化学因素,例如农药的使用、对木材质量的污染等都有可能引发林业病虫害出现。
二、保护天敌
森林中病虫害种类繁多,并且危害比较大,但是很多病虫害都是有天敌进行控制的。如对于害虫可以使用天敌对其进行控制,例如在害虫繁殖期时,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来抑制害虫。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对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比如害虫可以释放白僵菌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白僵菌种的数量增加,从而会出现过度繁殖情况;天敌也可以用来控制虫害和病害。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昆虫来说比较有效。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通过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御机制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2]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整个林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效率的重要方式。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不同林业地区需要进行分区管理。对于不同地区存在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先将其作为有害生物去除掉,然后再进行有效预防,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损失,这也是林业部门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完善的一项工作。这不仅会导致林业资源、林业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还会导致对林木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用受至影响,且会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3].
四、提高植物的抗性和抗逆能力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需要加强对病害和虫害发生原因的分析,从而能够找到提高抗逆能力的方法,这样才能避免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对于一般害虫来说,其身体本身就是一种抵抗病菌和病毒侵袭的器官,当病菌以及病毒侵入到其体内时,就会破坏植物组织内相关生理系统,导致出现死亡现象。因此要想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首先就需要从根源上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常见疾病来说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预防等方法来有效地进行防控。同时还可以使用抗病毒制剂、抗生素、生长素以及细胞分裂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或者治疗。此外,还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有效防治病害以及虫害发生。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木业生态环境建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能够使植物受到保护,不会被病虫害破坏,使得幼苗的成活率显著提升,还能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形成有效地保护[4]
五、提高防治技术
为了更好的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要提高科学防治技术水平。
首先,在利用人工方式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并结合相关科学原理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其次,利用先进生物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要以绿色防控为目标,并针对病虫害发展特点和趋势,采用生物措施以及物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可以减少损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转变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绿化速度,可以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森
林资源质量,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5]。最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在实际的防控工作中需要结合相关科学理论、先进生物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方式等方面来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现阶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现代化仪器设备的运用,规范管理行为,强化预测预报能力,有助于实现林业发展目标[6]。
六、科学防治
在林业发展中,森林病虫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病虫害适应能力的增强,普通药物在害虫防治中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害虫抵抗力在加强,导致原有药物喷洒无法消灭害虫,必须研发新药物。[7]
当前来说,防治林业病害以及病虫害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在树木患病或者受虫害的时候进行喷洒;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物理防治,主要是用一些方法对虫害进行处理,比如用黑光灯以及高压水枪对虫卵和虫卵进行杀死,或者用一些化学药剂,这种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方式对虫害的进行处理;第三种方法就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比如人工放入昆虫来进行处理;第四种就是利用化学合成物质或者通过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以上四种就是当前比较常用的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
七、预防为主、保护为辅
当前的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应该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资源最多的国家,因此在对我国林业进行发展时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林财观,将预防放在首位是保护为先是基本原则。在目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频率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所以为了防止病虫害泛滥,必须要对农药进行合理选择和科学使用。在使用农药时还要注意不能过量。而目前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生物链控制病虫害产生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邀请病虫害防治专家前往防治一线,指导林业工作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成立培训机构,与各大院校联合,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8]。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天敌或昆虫来消灭病虫害;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消灭病虫害;加强对周围环境中虫害和病害源的控制或监测,使虫害产生抗药性传播速度降低,使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定期对林业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增强他们的防治意识和环保意识。
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天敌防治技术进行病虫的生物防治,使害虫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和生态保护措施,控制害虫的传播。生物天敌防治是一种非化学、非手术的、非接触性的防治技术,其具有安全、无残留和环保等特点,能有效地控制虫害。天敌防治技术是利用某种寄生昆虫及其天敌防治害虫,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昆虫体内某些酶的作用来控制害虫繁殖和传播。在天敌控制下所形成的生物群落既不是单一植物而是多种生物组成,其与害虫及病害进行斗争而维持群落中各种物种之间的平衡。天敌控制技术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和其他植物免遭病虫害侵害,而且对控制森林害虫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八、结语
森林病虫害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生态现象,因为在这其中的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树木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从而影响树木本身的健康和生长。所以说,我们必须要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目前来说,我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逐渐加大,这是因为国家意识到了树木本身对于森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而对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因为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生态观念不断增强这两个原因。使得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了一项重要而且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根据这些因素去采取相应措施,并且需要注意一些特殊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林业工作顺利进行。
在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有必要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并根据森林病虫害和实际病虫害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在森林管理
工作中,团队需要将优化策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时跟踪病虫害,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扩大并实现最佳的预防治疗。[9]
参考文献:
[1]V G. Nealis.Natural enemies and forest pest management[J] The Forestry Chronicle Volume 67, Issue 5.1991
[2] 赵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9):191-192
[3] 白文斌.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价值[J].南方农业,2021,15(26):68-69,72.
[4] 孔超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40,47
[5] 刘秀华.试论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9(10):23-24.
[6] 齐学军.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7):98-99
[7] 韩润霞.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IJ1.种子科技,2020.38(21):35-36
[8] 吴海玉.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7):67.
[9] 热孜亚·阿布力孜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