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期《奇葩说》,辩论的题目是“外卖小哥惹毛我,我该不该投诉?”看到这个辩题之后,我最初的观点是正方,该投诉。
当时的理由也很简单,你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我也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被惹毛的人。但是,你提供的服务,却把我惹毛了。那么肯定是你做错了事情,所以我要投诉你。
接着比赛开始,看着双方你来我往,看着现场观众一会儿这是正方,一会儿又去支持反方,感受着两种思想的碰撞,确实非常有意思。
反方主要是从宽容和爱的角度出发。说了很多感人的场景,也说了很多悲伤的故事。比如,有个外卖小哥因为送餐时间来不及,蹲在电梯里嚎啕大;比如晚上给你送宵夜时,你看着外卖小哥那饱经风霜的脸庞,你都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劳累了的一天……他们已经如此辛苦了,如果还受到了投诉,他可能这一天就白干了,甚至会被开除。这些论点确实很打动人。
但是,他们的漏洞马上被正方抓住了。一位正方选手专门去问了外卖小哥:如果你被投诉了,你会被开除吗?小哥说不会,顶多是少点奖金。这种实地调查了解的做法也受到了导师的赞赏。
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铭的论点,他先讲了一个自己经历过的故事。他的一个同事订外卖,外卖小哥送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一个半个小时,外卖小哥态度很诚恳道歉,北京的交通有时的确会堵到电动车都很难前行的地步。他的同事对外卖小哥说,没事,你不用道歉,你的苦楚我都能理解,我也没有生你的气,但是我还是要投诉你。外面小哥愣住了,为什么呀!说话都不怪呢?他的同事说了一句话:我不投诉你,这对那些准时的人不公平。
投诉其实是一个负面情绪的反馈通道。把这个通道连根拔起,这并不是施予善意,而是在摧毁规则,摧毁这个商业时代的基石。善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伪善。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个真实的评价,不管是大众点评的评分也好,淘宝的评价也罢,那么这些反馈就会变成这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前行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