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怨女》中银娣之“怨”根

读完张爱玲的《怨女》,所想到的是如有人评价的,把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鲁迅等而视之,即便有过之,但在主题上深度——“吃人”是如出一辙的。这是我在看完《怨女》这部有《金锁记》改写而来的不朽之作的第一感觉。

故事的地点发生在上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麻油店的姑娘——“麻油西施”银娣的一生。那种眼见青春美丽的无限美好,在哥嫂的金钱贪欲的主导下,银娣自己也在穷苦的家庭底色下深感没有钱的苦楚,在哥嫂的操持下被迫同意嫁给一个有钱人家姓姚的二少爷为姨太太。而这个姚而少爷不过是一个始终趟在床上的患有哮喘病的抽着鸦片烟的残废病人而已。嫁过去后,在姚家老太太与妯娌之间的大太少奶奶与三少爷之间的不待见与挤压下,耗尽一生,如那盏灯一样最终落得个油尽灯枯的结局。

在未出嫁之前,银娣本来有一个自己的相好——对面开药店的小刘,然而,自己受尽了穷苦的罪,而这个小刘是一个本分且“没有出息的人”。最终也因为自己的爱好钱财与小刘的未能主动打破二人的那层“窗户纸”而错过。“对过药店的小刘,高高的各自,长得漂亮,倒像个女孩子一样一声不响。”“前些时她嫂子做月子,她去给她配药,小刘迎上来点头招呼,接了房子,始终眼睛也每台,微笑这也没有说什么,背过深去开抽屉。”“药店板门上开着个方洞,露出红光来与别家不同……她看着那通宵亮着的明净的红方块,不知道怎么感到一种悲哀,心里倒安静下来了。”就这样,小刘这个内敛腼腆方正的年轻人的拘谨下,以及自己身为女人的矜持与对金钱欲望的趋势下,相互斗争着。在媒婆终于来到家里雨哥嫂交谈后,被迫接受“被卖”的结局。而在这种婚事“木已成舟”后,银娣也对自己有了一番彻骨的反思——首先是对自己的人生与青春美丽:“终身大事,一经决定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女孩子,又是是美丽的女孩子。越美丽,到这个时候越悲哀,不但她自己,就连旁边看着的人,往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惋。漂亮的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是前途不可限量,或者应当说不可测,他本身具有命运的神秘性。一结了婚,就死了个皇后,或是死了个名妓,谁也不知是那个。”对身世家庭即金钱的渴望:“没有钱的苦楚她受够了。”对小刘这个自己钟情却只能错过的人:“她想起小刘。都是他自己不好,早为什么不托人做媒?他就是这样。他这样的人不会有多大出息的。也甚至于是听见人家说她,也有点不相信,下不了决心。有这样的事,刚赶着今天跟姚家一齐来。也是命中注定的。”

就这样,美丽的青春,与心中真情所爱,在懵懂中,在金钱欲望下,在命中注定里,被卷进去一去不返。这样的命,她似乎早就预知到了。

说到底,她就这样被裹挟宰金钱的欲望里“死去”了,后半生就只能以一个“怨女”的形象展示与世人,也只能在无数的“怨”与“恨”中含恨而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