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 4689字
阅读时间 / 12分钟
—1—
断舍离,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修行
前段时间去帮朋友搬家,他在清理壁橱的时候,收拾出来一些已经很久没在用的东西。
“哇,我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个,都好久没在用了。”
我说:“那,还要带走么?”
他犹豫了一下:“要不……带着吧,万一以后还有用。”
“都好久没用的东西了,以后应该也不会再用了,借着搬家的机会就扔了吧。”
“你知道我的,断舍离不是我的生活风格,能断舍离的话我早就断舍离了。”
觉得,自己也算是对断舍离有一些了解和践行的人,自我觉察,也感受到过一些变化。
就拿恋旧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来说,以及也曾有过的囤积习惯,相比以前是有了挺多的改变。
当然,也还在努力的路上。
所以,这篇想跟大家聊一些断舍离相关,不去堆砌概念,只分享一些自己的想到和心得。
也希望能跟感兴趣的朋友多多交流。
先拿跟断舍离很相关的瑜伽来说,我刚开始对于它的理解,也以为不过就是做几个好看的动作而已,没什么实用。后来才知,瑜伽里面也藏有更为深奥的智慧。
同样,随着年龄和时间的推移,也才真正理解和发掘,断舍离这种生活态度的深刻。
至少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件蛮重要,也会经常提醒自己去做的事。
借此也想说,这些年,同样还有很多东西让我觉得,我们总是很容易对自己只有肤浅了解、甚至误解的东西说:
我知道,就那样。
深深地陷入认知的达克效应而不自知。
从具象化的实物的选择、取舍的实践,来过渡升华到抽象化领域的问题解决,正是断舍离的本质意义。(《断舍离》书摘)
我们知道的物品整理,只不过是通向断舍离世界的入口罢了。
因为物品,映射的是内在。
当然,更多的也是建议大家去找一些主题书籍看看,《极简主义》、《极简工作》、《断舍离》、《我决定简单地生活》、《美感是最好的家教》、《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等。
书籍只是我们了解的开始,也像那些书中所说,真正需要极简的,是我们骨子里深深的「欲念」和「我执」。
我也相信,当你有了一些理解和践行,也会开始体会不曾有过的改变。
在这个纷繁的时代,想将生活过的简约而不简单,并非一件易事。
这也才让我们有需要,学学这些理念,进而经常去反思、改善自己的生活。
—2—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过载前行
为什么说,其实我们拥有的,比我们所需要的,要多的多?
我们的大脑天生有一种匮乏感,想象一下原始人风餐露宿有一顿没一顿的场景。
我们人类习惯了,或者说大脑潜意识里就根植了,人需要通过物品来寻求一种安全感的本能。
所以,我们才会有那种总觉得“这些东西今后对我有用,或对别人有用”的感觉。
而且我们也习惯忽略,甚至否认手头物品的重要性,总去想如何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很少会去多花时间思考,所拥有的物品如何能给自己增添更多的快乐和价值。
这样的本能,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物欲在变得比较强。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也不会觉得这是个问题。
心理学上也有个说法,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属于穷过的人,所以会在有了一定经济收入之后开始囤积,通过囤积来获得安全感,证明自己的拥有。
况且现在消费日渐发达,很多物品也确实便宜,让“下单”这个行为变得低成本。加上人本能的喜新厌旧,还有那些充满诱惑的营销广告,以及比我们自己还懂我们喜好的大数据推送,这些因素都助长了我们对拥有的渴望。
以及,我们的贪婪。
扪心自问,从淘宝的订单,到人生的选择,其实我们很少想清楚,一个东西,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还是广告让我们需要的,社会舆论、他人的价值观让我们觉得我们需要的。
其实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而这也是断舍离所提倡的,不要总是被快节奏的生活牵着鼻子跑,而是时常记得慢下来,静下来。
为什么要慢下来,静下来?
因为日子的日复一日,很容易让我们把很多事情,变成为了做而做。
就像那句话说:
走了太久,忘了为什么出发。
有研究称,“意义危机”已上升为影响现代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太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行尸走肉,忘了初心,也找不到忙碌的意义,我们像推着石头的西西弗,却永远找不到那个头。
外在的物品,内在的思想。
有人说:你拥有的,也在拥有着你。
或者换个更值得人深思的话来说就是:
你拥有的,其实也在控制着你。
一如前面提到,对外界物品的精简和整理,是进入断舍离世界的入口。
断舍离的原则,并不是说物质不重要,毕竟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
而是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情绪,选择,意义,在不知不觉中,都在变得以它为主导。
当然,我们也不至于做到像《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的女主那样“疯狂”。在这也顺便给感兴趣的朋友,安利这部6集3个小时的小日剧。
总会有朋友觉得,丢弃那些有任何一点用到可能性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或许吧,但我们又可曾想过,对物品来说的一点浪费,对我们来说却是更大的占据。
占据着我们的视觉,占据着我们的精力,占据着我们的时间和空间。
占据着,我们本该轻松前行的人生。
—3—
比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话只是那些还没房子的人,鸡汤式的自我疗愈。
但我却很喜欢,也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在我看来,这反应的是一个人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也听过很多人说,租的房子有什么好打扫的,凑合住就行了,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会好好收拾的。
相信我,你不会的。
后来很多,也一如我所说。
我一直觉得,人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一些习惯、一些生活态度,否则,日后想有所改善,也是一件会比较难的事情了。
而且,一个人的习惯和生活态度,不会因为他有没有房子而受到什么太大的改变。
房子不会跟着你到处走,但你的习惯会,你的生活态度会。
而这些,才是真正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
所以,不是等你有了房子,才让它变得干净,而是有你在的地方,哪儿都是干净的。
就像我们常说,有一些人,他们像火把一样,走到哪里哪里亮,能把自己的爱带到任何他所去到的地方。
其实,自己一直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也在努力地,成为这样的人。
断舍离一个很大的探讨主题就是我们与房子的关系。
说到房子,我们现在的人,都在追求越买越大。
诚然,基于投资也好,改善也好,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能住的好一点。
但其实,不管是80平,还是180平,或许都会让你觉得有东西不够放的一天。
就像我们128G的手机,256G又怎样呢?是容量不够大么?
如果我们从不断舍离,再大的“手机”也会有不够用的一天。
坪效,是衡量商场经营效益的一个指标。指的是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
在我看来,家也有“坪效”。
可以指这个房间、这个家,能让你感受到多少的温馨和心情舒畅。
这也是叫做“家”这个地方的本来意义。
辛辛苦苦还房贷,一平米好几万,是用来让你堆那些从来都用不到的东西的么?
整洁,清爽,干净,是对它的负责,也是对你自己的负责,不是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很多人把那么贵的房子,住出了仓库的感觉。
这些都让我时常感慨,家这个东西,不在于豪华,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温度。
是否有爱。
—4—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也是人行为的结果
跟一些有孩子的朋友聊起断舍离,他们会说:
“没用的,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但其实,通过对他们自身行为的长久观察,不免会让我觉得,或许也恕我直言,很多人只是在拿孩子来当做自己懒、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挡箭牌罢了。
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父母的以身作则、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一些见过我房间的朋友,很多都说“你这儿整洁的不像个男生住的地方”。
仿佛邋遢就是男生的代名词。
有时会让一些女性朋友都觉得汗颜,当然也没至于像《老友记》里“洁癖狂魔”莫妮卡那般。
其实,我自己从不觉得有什么,很多年后回想,或许只是受到了一点当过兵的父亲的影响。
也许就像很多老师说的,真正的教育,从不需要开口。
也因为自己身上的这一件事,我深刻理解了“潜移默化”四个字。
一如还有人说: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也有老师直言:如果可以,应该让书出现在你家的任何地方,包括你家的马桶旁。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以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地方是家。
后来,有自己伴侣孩子的地方是家。
而我们也从家这个环境中「被塑造者」的角色,转变成了「塑造者」的角色。
你与孩子的影响,你与伴侣的影响,你与这个家的影响。
一如人说,不要抱怨,一切都只是相互影响的结果。
断舍离中也在提倡,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经常地去反思自己言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觉得,既然说到整理,就需要有半天或者周末这种大块时间。
其实不然。
现在的人都追求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断舍离重视的也是日常碎片行动,随手打扫,随手丢弃,随手归位,随手整理。
从生活场景,到工作场景。
慢慢地,从“我”这个主体开始,从这些微习惯开始,从可见的地方开始,一点一滴改变我们与有“可控性”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应该小看这样的一点一滴,因为所有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彼此影响,永远比我们能看到的,更加深远。
—5—
减法,治疗焦虑的一剂良药
到处赶课听,输出却很少。
收藏从未停止,行动从未开始。
报了很多课,认真听完的很少。
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好。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看着别人在一点点的进步,自己却还在原地打转。
……
你可能觉得我是在说你,其实我也是在说我自己。
我们现代人焦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选择太多。
学习工作也好,家庭生活也好,其实所有焦虑的背后,都有一点「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想今天付出的努力,明天就能看到收获。
而各种各样的信息、诱惑、社交、价值观,注意力的失焦也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我猜,你也有过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越来越容易忘事,上一秒想着的,转头就忘记。
除此,性情变得莫名焦躁,与人相处越来越没耐心,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总是开心不起来,早已忘了上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
这些,无不都跟“聚焦”和“心静”有关。
断舍离提倡焦点主义,从物品到思想,从自己到他人,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就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说的:
我们该做的是,多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虽然有时候区分两者并非那么容易。
有人说,“less is more”,不仅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句大道至简的成功秘笈。
就像一位老师说,“聚焦+长期主义”,就没有不赢的道理。
很多人说,我之所以不能坚持,是因为我还没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们可以多去尝试,但很多时候,绕了一圈的我们或许发现,被我们忘却的初心,依旧还在那个原地等着我们。
有这样一句话:都说身不由己,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
断舍离,引导我们聚焦每一个当下,在做减法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热忱、天赋,进而发现真正的自己。
其实,我们的头脑也是一个容器,也需要我们经常通过学习和反思,来清理出一些较低的认知和落后的思想。
以及那些让我们焦虑的消极情绪和观念,这样,才能让那些好的想法和知识入住到我们的脑子里面。
而有时候,我们听不进别人的话,也是因我们脑中的东西太多——
无用的东西太多。
只有我们主动发现、抛弃那些无用的东西,断舍离掉它们,才能听得进去有用的,达到认知升级,思维迭代。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优秀,更聪明。
不是么?
—最后—
一如标题。
为什么说“断舍离”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刚需?
就像,对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几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来说,运动已逐渐变成是一种刚需。
同样,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断舍离”这种反熵增的生活哲学,也在逐渐成为我们现代人改善烦乱生活、重塑自我的一种刚需。
帮我们聚焦,帮我们减负。
帮我们对抗「欲念」和「我执」。
帮我们发现更好的自己,帮我们重新开启轻松前行的人生。
所以朋友,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