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7年年底了,我马上迎来工作,毕业的第三个年头,细想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仅有一些小感悟和小收获,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 留言&写作
1 留言:在得到app的专栏里不断地留言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做是没得选择的,像北大经济学之类的专栏,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里面的问题,才会有收获,而且留言不光要写今天的得到,还要写对问题尽可能详细的预测和回答。
2 写作:一个最基本的感悟是,失败和放弃过的人重整旗鼓,比没尝试过的人的成功来得容易。 到今天我终于基本克服了一个心理障碍,就是怕别人看到我写的东西。我以前怕别人说我刷存在感,意淫,抱怨,纯属自娱自乐,这和小时候怕同学们看自己写的作文一样。敢在这里说克服了,是因为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含羞心理,哪怕是最著名的作家,要想著成杰作,也得从记录一些琐碎的,不值一提的事儿开始,所以我内心也就平衡了😝。其次我发现“只记录有意义的事”这个念头是个毒瘤,因为它会助长人的惰性,我们看似是在追求意义。实际上是走进了一文不写的死胡同。
二 理财&投资
关于理财有五点收获: 1 开始“珍惜”注意力,把注意力算到做事的成本里 2 开始注意非金钱类的投资,比如友情亲情,思维的提升等 3 用小行动去逼大行动,比如买入一点比特币,逼着自己去了解数字货币;买入一些股票,逼着自己去关注前沿动态 4 只要想理财,只要想在陌生的世界里分一杯羹,就必须把自己变得贼精,这是没得选择的,知道地稍微少点儿就会被割韭菜,所以要紧追快跑 5 理财,赚钱是个技术活儿,不存在天分的说法,得勤学苦练,面对机会才能握得住,放得开。
由于最近几个月的学习安排很混乱,区块链投资,金融学经济学,理财,写作,复盘等这些事搞得我焦头烂额,所以眼下必须要要做一个规划,做到取舍有道。
三 心理&自信:
主要指关系心理从衰到平淡:过去亲戚朋友们反应我总是在说些他们听不懂的话,做一些他们看不懂的事,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我无非要么是在刷存在感,要么是怕别人说自己笨,觉得反应慢或者表现平平是件可耻的事,但是又不可能立即通过行动来证明,因为确实不聪明,所以只能通过语言来表现,结果无一例外是被嘲笑,被鄙视,被讨厌。之前我一直羞于承认,连写下来也觉得深深的恐惧,就算是勉强地写,也会汗流浃背,坐立不安,毕竟一个连家族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的人,能有大多出息。但是学习了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和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之后,我意识到无论一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多么怪异,也逃不出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规律,包括我自己。 用一句戏谑的话说就是:“个人再大,能大过天?”。不过,说实在的,差劲的事毕竟是差劲的事,我们不去计较不是因为对它们本身的看法改变了,而是因为生活中不断地有更大的矛盾在等着我们,走不出,看不开,放不下的人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进一步加强与家族成员的联系,因为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关爱,会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的心理底线变得更高。
其次是关于对自己的认识。我是个情绪很不稳定的人,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老成持重和早熟的社会里,我这样的性格很吃亏,到目前为止带来的都是坏事。笑点低,爱激动,所以显得幼稚,轻浮,甚至我的老爸也这样说我。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尝试着去改变,或者说克制,但是效果差到不能再差了,就像一句戏谑说的:“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一样,我的克制举措比情绪本身流露得更快,效果就是收获了满满的鄙视。但是我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这个特点,首先,我留意到我父母就都是这样的人,我爸直到现在也很容易激动,我妈就更不用说了,是个笑话就恨不得笑晕过去。有的时候看着他俩我真是哭笑不得。所以我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特点,不去用好或者不好给自己的行为贴上标签。这是我接受真实的自己的开始。
但是这还不足以让我有稳定的自信心。
查理芒格说,每天早上起来我们都应该问自己,有没有比昨天的更聪明一点。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能过上好日子。大学四年,我也有些改变,但是都属于野蛮的肆意生长,效率低下,很不稳定。快速的成长是从15年大学毕业不久,认识到元认知能力后开始的。我从15年年底开始选择性地阅读,记录。持续到今天,我并不是每天都觉得有变化,但是每隔一周绝对是能感受得到变化的。我越来越坚信,我自己的大脑就是最大的潜力股,它绝非优质,且已成形,但是仍然及其可塑。长期投资绝对能跑赢任何大盘,能跑赢任何虚拟货币。同时这是一个自证预言,让这颗大脑飞起来的前提是我自己要心甘情愿地all in资本。 这才是我的自信心的来源。
这是过去一年的回顾,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我们的理性脑早已想不起来引起心理变化的那些具体的事儿了,但是身体忠实地记录了每一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