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断想

   2025.5.20


当今世上,怎么做一个人,做一个活出自己、不犬儒、不苟且、不绝望、独立、宽容、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当今世上,一个率真、正直之人,是很难生存的,但唯一的生存之道,也许就是“将正直秉持到底”。

怎样能做到“活得是个人”?

周国平先生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人首先须有三個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周国平先生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一个人一生有幸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而且他还做成了这件事情,那他就是幸福的。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有一个真自我。是自我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麽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意义重大。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妳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沈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麽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这是生命的迷失。人倘若能超脱这个坎,便是生命的觉醒。

生命,不能没有自由和尊严,不能没有风骨和高贵;活着,不能没有生存和理想,不能没有权利和价值。这是生命中最基本的人权。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妳活得有意义。

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梦》:“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定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不要丢掉这梦,要好好去做!即算是唱戏,也要好好去唱。

人生是一次旅途,不必在乎其结果,事实上结果大家都知道,也都一样。有时目标太明确往往容易受尘世滚滚而浮躁。喜欢的东西如果一定要有理由,有时只能证明用心不深。

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遭遇和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曾慨叹:“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是命,就犟不过。所以只好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曾国藩顶讲实际,据说他不信天,但信命。许多人辛勤一世,总是不得意,老来叹口气说:“认命吧。”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命运的玩偶,只有老老实实听候它的发落——“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

但生命,不能没有自由和尊严,不能没有风骨和高贵;活着,不能没有生存和理想,不能没有权利和价值。这是生命中最基本的权利。

人应有独立的人格,而独立迎风的人总是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也是人的一种宿命。孤独,是心灵的无依。人的孤独,从来都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精神失去寄托,心灵无处安放,通俗地讲,就是内心深处无人为伴,精神世界里没有懂他的人理解他;就是和所有的人无话可说,而有的话却无人可说。然而,孤独却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状态,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其实,孤独的人的独处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姿态和境界,因为孤独的人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需要。身处孤独中的人,能倾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寻找生命的意义,体验人生的圆满。会享受孤独,生命才可以变得丰富而完整。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能享受自在的孤独,而不懈于外面世界的喧嚣。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并自得其乐,哪怕他面对的是生与死。生命中真正的喜悦,一定是源于独处时内心深处的充实和宁静。享受孤独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深邃。

耐不得孤独,则无人生动力。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然方式。古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孤独无非是你暂不为周围人承认,若在这一段时间,你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就无可救药了。孤独是个体力量的最后支撑点,唯敢于孤独者最具挑战性。然孤独者并非一往无前,但这并不要紧。正如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成不了鹰。

小说《日光流年》中有一句令人思痛的话,人的一生无非两件大事:忙着活,或忙着死。有时候,挣扎地活着比决绝地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么深刻的话,正是中国无数苦难生命的真实写照。好好活着,忍辱负重,忍辱偷生也要活的明白,活的尊严。

不管怎样,人生至少要干一件漂亮的事。学问也罢,经商也罢,从政也罢,艺术也罢,做工也罢,非经炼狱式的考验则不能成就;没有勇气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的人,绝难有非凡的事业: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私心最终是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私利使然。人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一条爆炸新闻传来,同乐镇中学有名的张老师自杀了。是上吊死的。听闻,不禁周身寒冷。既为一条鲜活生命的离...
    琴韵诗心阅读 413评论 3 8
  • 《飞驰人生》断想 图文 / 许健 梦想欲要飞驰很难,而草根的梦想则更难。 影片《飞驰人生》讲述被禁赛五...
    西安许健阅读 421评论 5 10
  • 1 该起锅时就起锅,未到火候就等待。 人生如锅,翻炒的是成长,出锅的是成才。火大了会炒焦,火小了又会半生不熟;起锅...
    兵临诚吓阅读 504评论 0 2
  •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你的人生,还剩多少电?》它以中国人均寿命男性74岁,女性77岁来计算,我关注了这样三个年龄...
    小年也是年阅读 245评论 4 6
  • 需要 印度哲人奥修曾说道: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如果有人需要你,你就觉得很满意,但是如果整个存在都需要你,那么你...
    拾荒旅者阅读 196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