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说:中国差不多先生遍布全国,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工作生活中,差不多现象到处可见:不就拖了一两天吗?不就是一个表格没有做好吗?不就是几个错别字吗?不就是弄错了一个数据吗?不就是赚得少一点吗?不就是生活比较拮据吗?差不多=低标准。如果凡事你都觉得差不多,那就是低标准的典型代表。
一、低标准让你放弃梦想
梦想,如同一个泡泡,很美丽却易破,大部分人会向吹泡泡一样吹吹自己的梦想。马云说: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可我们低标准对待事物时,追求的东西会变得渺小。当渺小到可以忽略时,它就不值得一提,从此你的人生也就不值得过了。别人说中国人没信仰,这句话我不敢苟同。人应该都有信仰,只是它可能不是宗教,除非一个人完全没有判断力那他可能没信仰。低标准也是一种信仰,这样的信仰歪曲了你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明明做了一些错的事情,还会固执以为自己的认知和道路无比正确,低标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时,你会变得迷茫和无助,梦想也会烟消云散。我想这也是为何:年纪越大的人谈梦想的越少了,因为一直在抱怨梦想太遥远,现实很残酷,抱怨着抱怨着发现自己老了。看看周遭这个世界,都是些傻逼样的梦想坚持者成功了。
二、低标准让你变得懒惰
懒惰是万恶之源,勤奋是生存之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面对困难,内心畏惧时有两种结果:1、迎难而上;2、知难而退。第一种人越挫越勇,在磨砺中锻炼了自己的勇气和能力;第二种人节节败退,在失败中垂头丧气。磨难后从此一蹶不振,总觉得努力也是白费,付出也不会有回报,上天总是不公平。其实上天对每个正常人来说应该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去努力争取,都可以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成功应该是累积后的迸发,有些人坚持的比较久,只是最闪耀那一刻刚刚被你看到了。跟自己对比发现自己也是这么坚持、努力,却没成功,殊不知只是坚持的还不够而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一对比就发现努不努力好像跟自己没关系,付出多与付出少也没差别,坚持一会会就选择了放弃,放弃了你的勤奋、放弃了你的坚持、放弃了你自己,留下的只剩懒惰和后悔。
三、低标准让你缺乏力量
力量的源泉在内心,撼动这个世界的力量绝非低标准的人所拥有,当然最大的世界就是指你自己。当我们降低标准要求自己时,一切感觉都好,就是发现自己没啥本事了。看问题的水平降低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庸了,自己能被利用的价值几乎没有了。越是低标准越看不到真问题,标准一旦放松只会越来越低,能力越来越差。差到一定地步时,自己就开始怀疑和不相信自己,丢掉了初心,忘掉了梦想。若想能力不断增强,我看低标准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别让低标准成为一种状态,它会让你越来越适应这种状态,如同在安乐死中毁灭自己!当我们失去梦想、变得懒惰、没有力量时,低配人生就会成为标配,相信你我都不愿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