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有俗语云:“看花容易绣花难”。
据说一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来源大有渊源。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那么我们为什么经常会感到道理都懂,做起来效果却南辕北辙呢?
首先你所谓的知道道理,可能知道的是“假道理”。具体来说,你可能只是知道它字面上的意思,但是它在实际运用时使用的语境和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局限性,需要做哪些调整你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对于你来说,它更像一个落灰的华而不实的高定礼服,华丽,前卫,时尚,光鲜靓丽,但是你不能在任何场合都穿着它。比如旗袍,年会,聚会时都可以穿,显得正式又优雅,但是如果不是礼仪公关之类的工作,每天穿着旗袍上班就觉得有点用力过猛,而且也不大适宜了,不但不会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反而形象会很失分。
其次,那些曾经专家学者给你总结出的成功秘籍未必是他们真实的人生体验结晶。那些功成名就之后的高谈阔论,各种版本的鸡血人生自传,更像成名以后带高光带滤镜的美图秀秀,除非是不掺杂水分的纪实,否则谁信谁傻。
即使是他们真实的人生体验,时代大背景不一样,你和他们的天资禀赋,性格价值观不一样,身边的“智囊团”——亲朋老友素质不一样,可提供的支持范围和能力不一样,生搬硬套无疑于刻舟求剑。
三、你需要岁月淬炼出那种叫做“阅历”的东西。道理记得再溜,如果它不能真实地为你所用,它就是信息是材料,而不是成品。
我也是在三十岁之后,才理解某前同事为何那么自找苦吃,作为马上要生宝宝的准妈妈还冒着被领导被同事不喜欢的风险,每个月把挑成衣次品奖励的钱一次不落用最高等级拿手上。
当初不理解她,觉得她爱财吝啬,但当我自己像她一样站在人生三十岁的路口,才觉得孤独凄凉,那些帮我负重前行的家人一日日衰老,稚子又分分钟钟碎钞,而我要用自己并不十分有力的肩膀扛起他们的希望,如他们当初护我半生安好一样,我也要护他们下半生衣食无忧,平安康健。
四、你需要升级自己的行动力。事情不是着手做才叫开始?当你开始心无旁贷地准备热身前工作时,它已经在开始的路上了。除了要全身心投入做事,还要升级自己的行动力,让自己做事的能力又快又好,必要时淘汰自己落后的“工具包”,否则一个工作经验用了n年,怎好意思说自己有n年工作经验,只能说自己重复自己原地踏步了n年。
五、古典老师在《个人成长,重塑你的商业价值》课程中说到: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0.1大于1
完美主义背后有两个心智之墙: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能力的高估——高估了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心力,其实你根本没有能力把每个细节都做到自己想象中的完美。
一方面是对于项目结果的低估——他们往往低估了一个不完美的交付,通过慢慢迭代能达到的高度。
他们高估自己短时间的程度,又低估一件事长期迭代的程度。所以总想一口气吃个胖子——过度的完美主义,本质上是自我美化过的急功近利。
虽然希望自己能做到完美,内心其实知道并不可能,这就产生了焦虑,而焦虑又干扰了现在的表现。于是最糟糕的事情来了——焦虑本身引起了焦虑。
这就好像靠近音响的麦克风,引起了刺耳的声音。接下来这个人干脆捂着耳朵,跑了出去。
如今想想我们有多少行动是因为耽于完美,怕自己做不好,或者过度纠结在细节上,以至于拖延症懒癌发作,原本好好的项目无疾而终,令人唏嘘。
承认吧,很多时候,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使用知识的人,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长短腿”,不匹配,走起路来不摔跤才怪。最基础的做法是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不出错,也不会有创新,四平八稳,能力与行动力高度统一。稍微高级一点的做法是选择跳一跳,能够到的事情去不断锻炼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一旦发现二者不协调影响进展时就停下来反思,查漏补缺。最高级的做法是随身必备各种“压缩工具包”,无论哪个场合哪个时间地点需要哪个工具,都能迅速找出或者当下自制“diy”,为自己为他人所用。
无论是选择“先知后行”(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都属于这一类,学员学到的都是在“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方法,一遇到复杂的社会和职业环境就容易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还是先行后知,一旦发现缺点漏洞时候就有目标有计划地补短板(有针对性的网课,mba属于这种),最重要的不是保持“知”和“行”的高度统一性,而是迈出升级和行动的第一步,不出发,不在路上,你永远遇不到同类人!不经过市场检验的理论永远是纸上谈兵!